溜秋,唐軍士卒紛紛滑倒,吳越軍順勢拋射弓箭,又搬來猛火油櫃,朝著唐軍船上放火。
猛火油無法用水撲滅,王建封驚慌失措,跳小船逃跑。
吳越軍大勝,進兵至龍津。
龍津,王延政給它改名叫鐔州,實際上只轄有一個縣,吳越軍還是習慣稱它為龍津。行至龍津城下,朱行忠不勝感慨:“六年前,我在這裡守城,王繼業在閩江上來攻,如今江山猶在,只是王繼業早被昏聵的王曦給殺了,我倒變成了攻打的一方。”
他又道:“王繼業戰功赫赫,可惜王曦容不得人,若是王繼業還在,王曦斷不會被朱文進給殺了去。有王曦這種昏君在,閩國豈有不亡之理。”眾將紛紛贊同。
唐軍守將見吳越軍殺到,忙整軍出城,在龍津城外的灘頭東津外列陣迎敵。眾將紛紛勸他吳越軍勢大,宜嬰城自守。唐軍守將說道:“敵軍前來,我就和全城軍民一起死在這裡。大丈夫怎麼能惴惴不安、閉門自守呢?何況東津灘頭泥濘不堪,吳越軍登陸必然緩慢,我以大軍壓上,擊其半渡,必勝。”眾將拜服。
朱行忠率軍抵達東津灘頭,命士卒們掏出隨身攜帶的席子——朱行忠深知此次攻打福州,必多登陸戰,席子有大用。
士卒們將席子鋪在灘頭的泥地上,腳便不會陷在泥裡,行動自如。
唐軍見預想的擊其半渡沒起作用,士氣頓時弱了三分。
朱行忠著四層甲,親自率軍衝鋒,終於破陣,將唐軍分割成東西兩段,守將拼死抵抗,終於戰死。
見主將已陣亡,士卒們紛紛放下兵器投降。
朱行忠一鼓作氣,猛攻龍津城,龍津城內兵不滿千,毫無戰意,不過半天就被破城。
朱行忠進佔龍津,派人給吳程報喜,讓人派軍跟進,準備進攻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