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都-城郊湖畔】
聽了司徒蒼羽三言兩語,就道完了這幾年伐亂安邊。其中種種經歷,自是不用多說。珩靖靖就這樣看著他,從容依舊,在想些什麼,司徒蒼羽沒從眼裡找到答案。
司徒蒼羽又朝火堆裡丟了幾根木柴,拍了拍手上沾染的木柴渣子。一陣陣火冒星子,被夜風颳得東一面西一面,火星星子掉到司徒蒼羽大氅上,氅帽上,氅衣被點開了一個小洞,氅帽上的軟毛被燒成了小卷。用手抖了抖皮毛,又瞧不見了...
珩靖靖從容的眸子了,閃出一絲光,看著手拿氅帽抖火星子的司徒蒼羽,問道:“蒼羽,我有一事不明,你當初攻到了幽谷峰,為何不乘機佔了幽谷峰,翻過幽谷峰就到了韓國的雀城地界,韓國地界小,雀城離韓國首城,不足三百里。以你當時的兵力是完全可以直達韓國首城,拿下韓國的,為何不這樣做?”
司徒蒼羽聽著珩靖靖沉著又溫和的語氣,不由得多盯了他兩眼。心裡嘀咕道:這瘋子,也是能正正經經說話的,原來他不瘋癲的時候也沒那麼招人討厭。
當珩靖靖說道:幽谷峰 三個子時,司徒蒼羽心裡已經明白珩靖靖想要問什麼了。所以等到珩靖靖話音剛落,就接著說道:“若想取韓國,確實翻嶺從雀城而入是最佳。幽谷峰與韓國雀城相隔五十來裡的距離,又是荒無人煙的峭壁之地,入雀城也是短的距離,但幽谷峰始終是衛國地界,對於衛國來說是幽峰谷可有可無之地。但怎麼辦吶,我出征時,就領了皇命,我朝陛下不讓傷衛國一花一草。”
珩靖靖眼裡泛疑:“就只是因為這個?”
司徒蒼羽點點頭,雖然他也沒想明白,梁帝為何為了年輕時的幾句諾言,不僅口頭告誡他,還他快攻打到 衛國邊界之地時,頻頻收到加急旨意,皆是不讓碰衛國。
司徒蒼羽看著珩靖靖的神情,有些變化,開口問道 :“這事兒,你不不知道?你衛國皇帝沒和你說?”
珩靖靖搖搖頭,雖然當初司徒蒼羽橫掃三十二座山匪,滅十四小異邦派時,衛國朝堂確實是擔心梁國下一步就殺到了衛國,然而,臣子們日日憂心,衛帝卻天天在宮裡釣魚。就連珩靖靖自己都被啟鶴玉拉去,想探探衛帝的意思。結果來來回回,也沒打探出什麼來,在衛國全民皆是防備之中時,誰也沒想到這掛帥一路殺到衛國邊塞之地的少年將軍,開始了築牆,休養生息的事情。都以為是作假手段,結果,半年後,衛帝一封聖旨,梁、衛兩國又開通了商貿互通。大家這才反應過來,這仗一時半會兒是打不起來了。
司徒蒼羽難得見珩靖靖臉露疑惑,心裡反倒是有幾分莫名的高興。嘴角掛著笑,促狹開口:“梁帝估計當時也如你這般料想,擔心我從衛國幽谷峰,直驅韓國。幾乎是每天一封聖旨告誡,還讓我父親、母親都傳了信過來” 重新戴好了氅帽開口:“當時我可想去了,誘惑真他孃的大,甚至率了一隊精銳探到了幽谷峰腳下。” 抬頭看著珩靖靖笑笑:“你們衛國真是心大,方圓百里,一個要塞鎮守都沒有”
珩靖靖挑了挑眉:“哦!?都到山腳下了,怎麼就沒翻過去吶?”
“怕陛下滅我九族啊” 司徒蒼羽的語氣裡帶著幾分難得的輕鬆調子。
“這怕不是真話吧!”珩靖靖一眼看穿
“確實不是真話”司徒蒼羽想起當日山腳下的情形,身邊的副將來回催促,讓他下令翻越幽谷峰。正當他在猶豫不決時,腦子裡蹦出出發前皇帝舅舅在御書房說得那番話:衛帝性情溫雅,又惡戰伐之事。喜愛寄情于山水,詩畫之間...
他不明白為何一向厭惡玩樂,日日勤政的皇帝舅舅,會如此評價衛帝,而且字字盡顯溫和語氣。向來對他征伐西北之地三言兩語以示嘉獎之詞的皇帝舅舅,會在他攻到衛國邊界之地時,頻頻書信與聖旨,皆是長篇大論。
最後,他放棄了越幽谷峰,征伐韓國。
梁帝與衛帝之間的緣由,他不想去猜,更不想遵祖訓去想法子把衛國如何如何,這一切只是不想讓梁帝平添白絲。
如今,又知道衛國有珩靖靖這般厲害之人,更是一點心思也沒有了。只想好好守住他一刀一槍打下來的邊城之地,讓城內的百姓如梁國子民有衣穿、有飯吃,體體面面的活一生。
珩靖靖看著出神的司徒蒼羽,看著他面色由沉變鬆,向來是想通了什麼事情,不由得喚了兩聲:“蒼羽,蒼羽”
司徒蒼羽從回憶中抽了出來:“剛剛說到哪兒了?”
“說到你為何在山腳下,又撤了回去” 珩靖靖伸了伸懶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