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川蜀地區糧食收穫最高的一年,也被後世史學家稱為大康崛起的元年。
本土種植的糧食大豐收,東海艦隊和交趾的貿易也一直沒有停止。
船隊拉走一批又一批的鐵器、布匹、瓷器等貨物,然後從腳趾拉回來一船又一船的糧食和棉花。
東海的海帶種植區也進入了正軌,每天都能固定產出一定數量的海帶。
同在東海的三號船塢這半年多也沒閒著,湧入東海的大量難民,為東海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三號船塢也跟著進行了擴張。
三號船塢主要以生產漁船為主,船塢擴張之後,生產的漁船越來越多,捕撈隊也跟著迅速發展,捕撈回來的漁獲也越來越多。
隨著越來越多的整齊樓船下水,捕撈隊還專門成立了一支捕鯨隊,專門用來捕獲鯨魚之類的大型魚類。
多方努力之下,川蜀的糧食儲備達到了歷史最高。
不敢說解決了整個大康的溫飽問題,至少川蜀地區和東海,以及已經被鎮遠鏢局控制的江南和中原的幾個郡,這兩年都不用再擔心糧食問題了。
手裡有糧,心裡不慌,糧食問題得到了初步解決,九公主的心思又開始活動起來了。
吃過晚飯,九公主把金鋒叫到御書房,詢問道:“夫君,小玉今天早上過來彙報,說第五屆打土豪分田地培訓班馬上就要畢業了,咱們是不是應該行動了?”
黃銅溝的失敗讓金鋒意識到快速擴張的弊端,回來後就調整戰略,放緩擴張速度,重點放在發展內部。
九公主認為,現在到了繼續擴產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