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千里母子心 至於那一幫混混,因為傷了蕭朗幾個,加上週諾得理不饒,就算原本知縣老爺想保他們也沒辦法。證據確鑿之下,他也不能因一批混混傷了自己的體面,索性重重地判了,將他們流徙海邊鹽場北邊的煤礦等地去做苦力,以此討好周諾和蕭家等鄉紳。一直恨著那批混混的幾個差役去那裡翻騰出不少偷來的物件,傢俱,金銀玉器,首飾,衣物,雞鴨牛羊……他們不單偷外面的,連周圍鄰居以及熟悉的鋪子都偷,以往大家敢怒不敢言,如今被端大快人心,紛紛說知縣老爺是青天大老爺。而 寶銀兒和那個黃毛,因為周掌櫃答應過保全他們,便真的平安無事。周掌櫃甚至還一人給了他們幾兩銀子,邀請他們去店裡做事兒。雖然讓他們做正經事兒不行,可 他們也有長處,訊息靈通,無孔不入。以後讓他們負責打探鄉下喜歡什麼,然後組織人下去販運,也未嘗不是一種人才開發。兩人都答歡喜地應了。周掌櫃便讓人戴著他們去給唐家磕頭賠罪。唐家因為周掌櫃幫了大忙,且他是周諾的人,自然領情。加上能讓寶銀兒改邪歸正,不再為禍鄉里,便也不再計較。兩人便真個在周家的鋪子裡謀了差使。蕭 老夫人留唐妙住幾天,一是養病,二是她如今喜歡這丫頭。唐妙在這裡住著,蕭朗每日笑滋滋的,就好像頭上頂著個大太陽一般。以往還會耍脾氣,嫌這個嫌那個, 吃飯挑三揀四。可因為唐妙在這裡,為了不讓她挑食,他倒是主動說這個好吃那個對身體好,讓廚房變著花樣給唐妙做吃的。比如說蕭朗最討厭吃蘿蔔,可因為唐妙 在,那排骨蘿蔔湯,他也沒少喝,一邊喝一邊笑著贊“蘿蔔可是小人參,吃了身體好,不生病。”進了冬至月又住了兩天,唐妙身體好起來,記掛著自己暖棚裡的小鴨子這幾天要出殼,再也住不下,但是看蕭朗一副依依不捨地樣子幾次都開不了口。又住了一日,便跟他們說告辭。蕭老夫人讓蕭朗帶人去送她,到了唐家,恰好知縣朱大人在。周諾早打發人來把事情原委跟唐家說過,知道蕭朗無事他們都鬆了口氣,還順帶解決了黃毛和寶銀兒的事情,都歡喜不盡,以後村裡會太平許多。唐妙看了看那幾個守在門口的差役,個個膀大腰圓,面色冷肅,腰挎佩刀,一副門神架勢。她悄悄問二姐:“為什麼事兒來的?是不是二叔的事情?”杏兒點了點頭,“讓你猜對了。”屋裡高氏夫婦帶著曹婧陪朱大人說話,唐妙便也不進去,拉著蕭朗和二姐悄悄去奶奶家。小薔薇說三嬸不知道在嘀咕什麼,一副怕人的樣子。唐妙便沒進去,跟蕭朗去了二嫂家。小薔薇和景林負責打探訊息,朱大人說什麼,都跑去二嫂家一一告知他們。朱 知縣大人言得知唐知縣二叔的事情,深表擔憂,特意找朋友打探一二,順路來唐家看看。他的意思是二叔因為助紂為虐,很可能會被歸為朝廷新律中那類“見一利而 忘大義,不惜戕害他人性命,違法亂紀”的人裡面而被斬首。如果有心人再稍微推波助瀾,誣賴景楓暗中指使,為官謀利,就有可能舉家受牽累。朱大人深諳為官之 道,雖然只是個知縣,可做官已有十幾年,可以代為唐家周旋,力保景楓的仕途,二叔的安全。唐妙聽得眉頭緊鎖,問道:“大嫂和娘是什麼說法?”“表面上十分感謝,但是不絕對應承答應,只是看樣子也堅持不了多久,要麼答應要麼拒絕,這兩樣哪樣都不合適。”秦泠月淡淡地嘆了口氣。杏兒有點著急,“那怎麼辦?”秦泠月看向唐妙,“還是小姑過去吧,這朱大人對你的暖棚種子也感興趣。你一去可以轉移話題,替他們解圍。”唐妙點了點頭,“也只能這樣。”他們出門的時候,景林跑過來道:“奶奶哭了。”唐妙忙問怎麼回事。小 薔薇隨後跑出來,“還不是三嬸?她跟奶奶說二叔早就給過信兒的,是大爺大娘沒跟他們說。三嬸還說二叔寄信給她和三叔了呢,說是原本想回家,但因家裡沒有他 的房子和地,又沒有大哥那麼大的出息,回家了憑空討人嫌。奶奶就哭了。三嬸還說二叔去求過大哥,請他幫點忙,可是大哥因為當了官,不想認窮親戚,讓人把他 趕了出去。後來二叔被人誣賴,大哥不但不管,還給說狠話,跟著誣賴二叔。說二叔如今被人關大牢裡,過幾天可能就要砍頭。大哥因為怕被連累,連問都沒問過 呢,還不讓我們告訴奶奶……”唐妙聽了,忙讓二嫂幾個去勸奶奶,別讓三嬸胡說八道地挑唆,她則拉著蕭朗家去和稀泥。屋 裡曹婧一直忙著應付朱大人的話,由於高氏和唐文清跟官場人打交道少,說不兩句話就無意識地被繞進去,她只能忙著填補打叉解釋。唐文清夫婦意識到這朱大人的 意思,看媳婦的眼神兒也知道,最後索性閉了嘴,只是嗯嗯呀呀,點頭搖頭嘆氣之類的。曹婧早就看到唐妙回來,原本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