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2 / 2)

個侄子,他大聲道:“大喜呀,大喜呀,咱家舉人老爺如今升官做知縣啦!縣老爺都來道喜,哎呀,嗚嗚啦啦一屋子人呀!”這一下子跟炸了鍋一樣,眾人紛紛給唐妙道喜,說往前推上幾十年唐家堡也就這麼一個知縣。唐妙讓三兒媳婦給看著,她先回家去。唐妙回家一問大哥的信根本還沒到家,是知縣老爺得了信兒提前來道喜,同來的還有縣裡的幾家鄉紳,紛紛送上豐厚的賀禮。因為景楓之前就叮囑過,不管誰來都行,但是不能要人家贈予的財富,例如房產、田地、奴僕、上好綢緞等,所以唐文清讓人將那些貴重的禮物拿回去,只留下酒肉點心等普通禮品。知縣大人表達了自己的喜悅祝賀之情,留下賀禮也不多打擾便攜了來人告辭離去。雖然知縣大人不過是例行的道賀可唐家堡卻津津樂道不已,紛紛以景楓為榮,只覺得從唐家堡走出去都格外有臉,精神頭十足。一時間家裡來客不斷,四外村的鄉紳絡繹不絕前來拜訪,這干擾了唐家的正常生活和勞作,唐文清又急了,讓唐妙寫了大大的對聯貼在門上,說明景楓做知縣,是皇命天恩,大家同喜同喜,現下農忙之際,恕不接待。唐妙帶著女人們忙活了幾天蘑菇大棚收拾停當。如今家裡地多,唐妙又想做其他的副業,便需要固定幫工。她讓父親跟胡大幾個商量下,最後選了家裡弟兄多的三個做長工,常年住在唐家,管吃管住農閒時候一月給兩百工錢,忙時候另外。三人因為家裡人多吃不飽,想讓唐家給糧食不要錢,唐妙自然同意。轉眼清明開始秧地瓜。如今家裡有幫工,像挑水、鍘草、打掃、漚肥、割草、打掃牛欄豬圈等活便都歸他們和景椿做,女人完全替換出來,只管著做飯針線等活。如今唐妙便只管自己的試驗田,大棚以及菜地等,指揮人幫她做事情,招待那些來買菜的人。除了蘑菇大棚,她還種了三畝菜地,家裡有水車,莊稼不必每日都澆,用來種菜地非常合適。村裡那些格外窮的人家只要有空就給她幫忙賺點糧食青菜補貼家用。她尋思著在大棚旁邊蓋雞欄,等春暖的時候捉四五十隻雞鴨回來,這樣雞蛋鴨蛋還有肉又能換一筆錢,而且能把那三畝地充分的利用起來,如今不種地,任其長草,可以放牛雞鴨的很是划算。二月二十接到景楓從水城縣送回來的信,大嫂生了個大胖小子,有七斤八兩重,請父母賜乳名。另外將調任做知縣的訊息告訴父母。如今大嫂張嬤嬤幾個都跟著他在縣衙住。水城縣內因為有河入海,一小半縣民以水為生,他買了一批水產乾貨送給家裡讓他們分給親戚們,另外送了四十兩銀子回來,是朝廷給的安家費用。雙喜臨門,皆大歡喜,把老唐頭幾個激動得一夜沒睡著,給孫子想名字。第二日他們就讓唐妙給大哥回信,奶奶幫孩子想了乳名叫念恩,讓一家人時刻記著上天和朝廷的恩德,囑咐景楓清廉為官,報效朝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