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應熠笑眯眯的,“恩恩,好看,外甥隨舅。”周七七:“好看?”莫應熠詫異地看他,“好看啊,你看他紅紅的小嘴,白白的小臉。”周七七:“明明紅紅的小臉!”“過兩天就會很白,和你一樣。”周七七眉頭緊緊蹙起,“哪裡和我一樣!”哎,這麼醜,還是送人好了,她有點後悔早上那會兒不捨的。莫應熠看小外甥還在睡覺,就不逗他,而是和莫茹說話,說說學校的趣事兒,還有范家。過會兒差不多吃飯了,莫茹就讓他去南屋跟孩子們玩會兒去。莫應熠就順便領著周七七。周七七:“我不走,我得看醜弟弟。”一定要給他看到俊! 散夥!當地送湯米的習俗都是“七送娘子八送官”,女孩子七天送, 男孩子第八天送。以前自家種地收糧食的時候, 再窮的親戚也會表示一下, 送點吃的用的幫產婦加營養。臘月十五這天, 不少人都來給勞模送湯米。有附近的大隊、生產隊, 供銷社、公社都送了湯米來,幾斤細面,幾斤小米,兩尺布。公社屠宰組還送了四個豬蹄兩根豬尾巴過來!倒是沒人送雞蛋, 畢竟人家先鋒大隊自己開著養雞場呢。莫樹傑和二兒子自然也來給外孫送湯米,除了小米、雞蛋, 還有兩塊錢。張翠花拿自家的工分在食堂換了一些粗糧、鹹菜, 加上自家的雞蛋和蘑菇, 也做了一頓飯招待來賓。等給小八送完湯米,大隊也要開始忙年。吳美英還帶著人印刷灶王像, 附近大隊的社員們也都要來請,比集上的便宜還好看, 關鍵是還有當初好不容易請到的那種感覺在, 有感情兒了。還有做新衣服的,沒錢的自己手縫, 有點餘錢的就來找縫紉組幫忙。其實外村來做的很少, 只有先鋒大隊自己人來找。畢竟先鋒大隊這兩年都跟著二隊幹, 年終也有錢分到手。今年最少的也分到二十塊呢。這大過年的, 可不就想花點錢犒勞一下自己?如今針頭線腦醬油醋鹽的村裡代銷點都有, 供銷社雖然有更好的,可他們不是沒有票就是買不起,趕集除了搗騰一點餬口的也沒什麼好買的。算來算去,最後也就是能湊件子衣裳出來。好不容易湊齊的布料,手裡又有幾塊錢,當然想把衣裳做得好看時髦一些啊。所以年底縫紉機又忙起來。莫茹索性讓周明愈把縫紉機搬到蘑菇大棚隔出來的小屋子裡,由周躍紅和丁蘭英負責。尤其是周躍紅,她現在是縫紉組主力,恨不得能和縫紉機作伴。現在周七七的衣服都是她給做,被她打扮得比縣城小孩子還時髦。莫茹有沈淑君無微不至的關照,還有周明愈貼心,孩子們逗悶子,這月子坐得相當舒服,讓人羨慕得很。……儘管今年收成不好,可先鋒大隊有準備,且還有莫茹暗中補貼,所以不但社員們餓不著,還透過造紙廠、磚窯廠招工救濟不少困難家庭。小年那天不等周明愈去送,莫樹傑就打發二兒子來接,免得周明愈走不開。莫茹給他們收拾了不少東西,雞蛋、蘑菇、粗細糧等,讓他們帶回去過年吃。沈淑君百般推辭,最後只帶了一點糧食和蘑菇回去,其他的不肯要。莫茹也只能由著她。等沈淑君帶著倆兒子回去以後,過了兩天,公社說有莫茹的信。周明愈就騎著腳踏車拿著戶口本去公社取回來,全都是莫應棠的。上一次碰面的時候莫應棠就說回去問問怎麼回事,結果一打聽原來部隊的信件只要不是加急的,基本都是七八天才收攏一次,他們部隊駐紮地方又偏僻,等到達最近的郵局又是好幾天,經過分組再發往各地,再到當地郵局,這期間又要花費很長時間。因為各種人為或者非人為的原因,經常出現信件積壓,同一個地址不同時間發出來的幾封信最後同時到達終點,這也是常有的事兒。知道不是有人針對他,家裡也就放了心,如果有急事就發加急信,沒有急事就這樣慢悠悠地走也挺好。這會兒又收到莫應棠的信,莫茹發現已經不是原來的郵戳,說明他換了地點。他是義務兵,去年秋天參軍,原本明年秋天就要轉業,因為表現好,今年夏天就從炊事班轉到訓練部,後來又參加部隊的特訓,只要成績優秀,就有望繼續留在部隊而不需要轉業。莫應棠能夠留在部隊有個好前程,莫茹和周明愈自然高興。畢竟等七十年代當兵可就是搶破頭的好事,並不是夠了年齡就能去的,還得有政審等各項考核,很多人送錢送禮都去不上呢。如果莫應棠能夠更進一步,他們當然支援。就算現在,從義務兵轉為志願兵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莫茹還是為他打算,期間給他寄過錢,讓他不要省著,如果是為了提幹需要花的就必須花。莫應棠這一次倒是沒把錢退回來。……轉眼過年。今年隊裡沒有多少麥子,過年不可能人人都敞開肚皮吃白麵餑餑,只象徵做了一些。好在今年養豬養雞,沒有白麵但是雞蛋不缺,四個生產隊一共殺了六頭豬,讓社員們過了一個油水十足的大年!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