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招呼誰家要下粉條就去搭夥兒。家裡準備著要吃豬肉燉粉條的就趕緊拿地瓜粉面子往食堂去,晚了趕不上那就只能自己開火。自己做不值當,而且技術也不行。今兒下粉條, 失聯的舅舅鍋裡的肉已經燉好, 噴香的,泥蛋兒、菊花、坷垃兒幾個乖的孩子就在那裡排排坐等吃肉肉, 鬧騰的孩子上躥下跳就被趕出堂屋去。不過今日竟然沒聽到張翠花呵斥孩子們的聲音,倒是有點奇怪。見到莫茹和倆孩子過來, 大家都和他們打招呼,“他們爹呢?”說的是周明愈了。莫茹道:“去叔兒家了。”周明愈說要去找周誠廉幾個商量熬糖的事兒。她進屋去幫忙擺桌子, 東間小炕桌上還放著茶壺茶杯, 詫異道:“娘, 咱家今天來客人了?”沒人回應她。莫茹扭頭去看張翠花, 居然在走神呢。這還是莫茹第一次看到張翠花走神呢,也算是稀罕事兒,也就沒去打擾。等大家把飯桌擺好, 應該去盛粉條燉肉了啊, 眾人看張翠花站在灶臺前拿著大勺子,也不盛菜也不讓別人盛, 啥意思呢?張夠心裡就犯嘀咕,難不成自己又得罪婆婆了?她一直覺得自己咋那麼命苦?連著三個都是閨女!生不出兒子來,婆婆肯定看不起自己吧。雖然莫茹再三勸她不要多想, 對婆婆來說已經不缺孫子,多個少個根本無所謂, 可張夠就是想不通, 不但自己鬱悶, 還得拉著莫茹讓莫茹趕緊再多生幾個兒子出來。莫茹也就左耳進右耳出的。張夠看了莫茹一眼, 努努嘴, 示意莫茹去盛菜,別人可不敢。莫茹就過去,從張翠花手裡拿過勺子,笑道:“娘,吃飯了,你想什麼呢,這麼入迷。”張翠花這才回過神來,哦了一聲,笑道:“想戲呢,想迷了,趕緊吃飯吧。”她把勺子給莫茹,自己去方桌前落座。原本家裡只有一張矮飯桌,都要做小板凳吃飯,對大人來說很憋屈。後來周明愈就和周培基一起做了一張長方形的飯桌,配了幾條長凳,這樣一家人都能圍桌吃飯。吃完晚飯,張夠和王金秋收拾飯桌,莫茹則幫大家沏了秘製助睡眠的茶,端上來一家人一邊喝茶一邊聊天。農閒的時候多半就是聊過日子那些事兒,尤其這幾天殺豬下粉條的,興奮勁兒還沒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