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頁(1 / 2)

小說: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這麼一說,那些人就被嚇住,覺得還是再觀察觀察。在周明愈有意引導下,來參觀的幹部們還是可以保持理智的,後來先鋒大隊跟公社反映,他們沒有足夠的糧食招待大批次的參觀者,所以還是請領導們轉告一聲,不要總是來,這樣會加重先鋒大隊的負擔。當然有人羨慕就有人嫉妒,有人誇就有人貶。報紙上也開始出現一股奇特的風氣,以懟新生事物為榮,尤其是針對先鋒大隊。說他們不像大寨那樣樸實,批評他們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追求安逸和美麗,追求享受,追求……因為先鋒大隊把村裡收拾得那麼幹淨,那麼漂亮,不像樸實的農村,反而像花園,這樣很不像話!先鋒大隊那麼多副業,這是追求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這是蔑視農業生產,應該被當資本主義的尾巴割掉!結果這文章一出,立刻就有源源不斷地文章來反懟回去。尤其其中一篇,罵人不帶髒字,把那篇批評先鋒大隊的文章駁得體無完膚,批評其不認真學習領袖著作,不好好領會大寨精神,如今“學工學農學人民學解放軍,這個所謂的文化人居然不好好學習,反而要攻擊農民,這分明就是別有用心的資產階級調調,妄圖扼殺農民的創新工作熱情。他們居然在舉國要求大力恢復農業生產的時候這樣打壓農民的建設熱情,分明就是反動派潛藏在人民內部,別有用心地抹黑陷害挑撥離間!其心當誅!”也許是巧合,這篇文章一出,各地就掀起文化批評工作。年底,首長講話透露出一種對農村四清不徹底、文化批判不給力的不滿意,要求加強對文化、對地方政府機關的批判和教育。轉年,這種批判之風越來越烈,不過一般市民和農民感覺不到,畢竟這是一場針對文化的批判運動,跟工人農民關係不大。尤其鄉下資訊閉塞,每天的活動範圍就是自己家和村子五里地範圍,只要不是公社有什麼舉動,基本和他們無關。這時候就顯出收音機的好處。莫茹家的收音機,捐獻給大隊的礦石收音機,這時候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擔當著向先鋒大隊的社員們廣播新聞了解外界的重任。莫茹這時候和小弟通訊頻繁起來,問問他學校以及省城的情況,讓他多留心少說話,凡事三思不要衝動等等。同時她給大弟的信也多起來,可惜莫應棠因為頻繁出任務,並不能時常給他寫信,不過她倒是能每兩個月收到一次匯款,每一次會有句類似於安好勿念之類的留言。從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莫茹和周明愈和很忙,他們從省和區機械廠訂製的農機件兒以及家用煤氣裝置基本到位,於是在養豬場工作的人發現他們居然用了非常先進的煤氣灶!連蜂窩煤做飯都還沒用的人,現在直接用上了煤氣灶!橡膠管輸送、金屬煤氣灶,擰開煤氣閥門,嗤啦劃一根火柴,再啪嗒擰開煤氣灶的開關,將火柴往灶膛上一碰,就有火苗燃起來。把小鐵鍋坐在灶上,就可以開始炒菜做飯,真是方便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陰天下雨家裡沒有乾爽的柴火也不怕做不了飯,真是好傢什兒!”大家笑道:“怎麼覺得咱們正往公社開會說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好日子呢。”不過先鋒大隊至今還沒有扯電呢,也不只是他們,紅旗公社都還沒通電呢。莫茹把煤氣灶的所有使用注意事項都告訴丁蘭英和王玉芹,她倆是專門負責人,除了她倆不許其他人隨便碰,免得出現問題導致煤氣洩漏。“越是看著先進的東西,危險也越大,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絕對不能馬虎。”丁蘭英和王玉芹現在把莫茹和周明愈的話當聖旨,讓往東不往西的,她說不能亂碰那就絕對不能亂碰。其他人聽說使用不當會爆炸,心裡是害怕的。不過兩人有莫茹的科普,知道只要正常操作,沒有煤氣洩漏積累到一定的濃度,是絕對不會爆炸的。忙碌又有趣的日子,讓人覺得過得格外快。今年閏三月,立夏就落在三月裡,天氣已經熱起來。這日莫茹在大棚基地和婦女們一起給蔬菜除草施肥,順便收一批。她們用大棚種得早,清明以後就把大棚掀開,這會兒長得鬱郁菁菁的,正是收穫的時候。“這新鮮的小菜啊,看著比孩子還親吶!”吳美英小心翼翼地拔著草,免得把菜給碰壞了。這菜多金貴啊!外面那些露天的也就才種上半個月,這大棚的都收兩茬呢,又是蓋塑膠膜又是加熱的,養孩子也沒這麼上心呢。這可是給領導們吃的菜,可得仔細著呢。這時候收音機裡傳來了一陣歌聲,放的是東方紅,歌聲停了以後,就傳來了女廣播員的聲音。“黨中央……文化大革命……委員會通知……”莫茹在外面聽見趕緊快步走過來,“收音機裡說什麼?”婦女們現在除了說書和唱戲,對政治不是很關心,也沒聽見。莫茹就站在那裡仔細聽著,其他人看她那麼認真,都下意識地放輕了動作,誰也不說話,免得打擾她。很快莫茹就聽明白了,中央已經透過了五一六通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