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愈知道肯定打不起來,所以不讓社員們耽誤農忙,只在空閒的時候學莫家溝挖幾個大隊地窖應付檢查,另外還有宋家村的石礦呢,底下挖了很深的石坑,跟防空洞也差不多。應付檢查足夠的。至於學校,先鋒大隊不許學校自己挖,挖出洞來以後還得填埋,否則下雨灌水、玩耍也危險,他們的任務就劃撥在大隊裡即可。除了挖防空洞,各級組織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要求全民實行軍管。學校編制改為一校為一團,年級為連,班為排,最高為學校革委會,下設政工組、教改組、後勤組,學生最高組織則為紅代會。而各工廠各大隊也進行了整改,比如先鋒大隊改為先鋒團隊,最高組織為團革委會,原本生產隊改為連隊,小隊改為排。有些大隊原本就小,下面只有一兩個生產隊,作為團隊太小,就開始著手跟其他生產團隊合併。於是先鋒團就成為紅旗公社下面的大團,把周圍的將軍廟子、草泊兒、丁家村等二十個大隊都並進。先鋒大隊為團部,下面為連隊,連隊下面還可以分排。但是大隊和大隊之間互相合並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本來是平級,現在要分出上下級來,互相之間可不是那麼容易妥協的。就算公社革委會領導,互相之間也扯皮。很多生產團隊鬧得不像話,後來沒多少時間又分崩離析。倒是先鋒大隊這裡,其他大隊巴不得湊過來一起,跟著先鋒大隊沾光。範木匠和草泊兒等幾個首先贊成,還有宋家村,他們村土地貧瘠,現在就靠著去先鋒大隊的工廠裡打工賺錢呢。公社革委會主持了先鋒團的合併會議,還舉行了生產團幹部選舉會議。原本張根發覺得自己肯定可以選為團長的!結果,社員、幹部投票以百分之九十的壓倒性票數選了周明愈!關鍵周明愈他還不樂意幹!他想讓公社派人來,最後還是相玉亭和柳紅旗拍板,讓周明愈好好幹這個生產團長。同時還選了副團長、政委、書記、會計等幹部,這些都是從各大隊原先的幹部中選出來的,或者由社員選舉,團長和公社一起認命。莫茹被選為後勤隊隊長,本來大家要選她當政委,她果斷拒絕。她可不熱衷當幹部,當幹部以後,這個會那個會的,她吃不消。她不想被工作壓榨了自己的個人時間!再說周明愈要是當了團長,家裡有一個幹部,以後肯定要忙,如果她也當幹部,當忙起來倆人都不著家,也不像回事。這一世她對待工作的心態和前世有所不同,畢竟工作是為了養家、實現自我價值,今生她有空間、有周明愈、有兒女有家人,養家不成問題,自我價值也能更好的實現。說起來就是因為勞動已經不是她的謀生手段,她何必這麼跟自己過不去呢!於是周明愈就建議她當後勤隊長,管著團隊的後勤,也就是資源部門。這個部門管理物資的,交給誰都可能有貓膩,但是莫茹無所謂,她空間裡的物資比誰都多,她只有為集體謀好處的,沒有佔便宜的。“媳婦兒,你做後勤管著物資,雜活兒讓社員幹,你就給他們分派分派。主要你當我的後臺,我感覺格外踏實。”想到夫妻搭檔,他覺得有點激動呢。有周明愈這樣勸,莫茹也就沒堅持,畢竟這麼一想也算夫妻一體共進退,還是挺浪漫的呢。周誠志則直接被選為先鋒團同意,還幫他們在農業銀行高進縣支行貸款買,這樣他們只需要出三千塊,剩下的就可以貸款。周明愈拿到指標批條,約定三日後去提車。因為他在省機械廠呆過,所以已經省略去培訓開車保養維修的步驟,可以直接開回去。三日後,他帶上團會計、政委還有莫茹這個後勤隊長,一起去縣裡提車。結果卻被告知,縣革委會主任拒絕把拖拉機批給他們!“為什麼啊?”大家都不明所以,圍著縣革委的幹部追問。他們也很為難,邱科長拉著周明愈去一邊道:“這是革委會主任親自批的,估計是他那裡的原因。”如今縣革委會主任就是劉新農。周明愈根本沒想到這個,“邱叔叔,你說劉主任……他真有那麼小心眼?”邱科長看沒有外人,小聲道:“他不是去你家住過,你覺得呢?”周明愈有點無語,在他的印象裡,雖然劉新農有些不那麼厚道,但是也不至於是這麼小心眼的。想了想,周明愈就讓其他人先回去,他和莫茹去主任辦公室找劉新農試試看。他覺的可能劉新農當了主任以後,想擺擺譜也不一定呢。周明愈跟邱科長說了一下,就和莫茹一起去找劉新農。劉新農如今算是志得意滿,原本覺得一輩子也沒機會當上縣長、正書記的,沒想到還有搞奪領導權這一說法。66年他搭上了某頭子,某人在省革委會任主任,還兼任了省軍區第一政委,他也算搭上了軍隊的線兒,於是搖身一變,也成了縣革委會一把手。他聽說秘書說先鋒團團長求見主任,擺擺手就讓人帶進來。很快,他就看到周明愈和莫茹跟著秘書一起進來,愣了愣,驚訝道:“你倆怎麼來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