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啊,今年我們大鍊鋼鐵,趕美超英,以後就是機械化,不用我們再趴在地裡刨地瓜,有機器種機器收,輕快著呢。一個機器頂一個生產隊的,還怕沒有吃的?”莫茹:“那你也等看到機器再高興啊。”“我說你這個同志有右傾的嫌疑啊,你這是懷疑派,觀潮派,是要不得的,你要堅信大躍進是正確的!”因為前陣子縣指揮部又搞了一次反右傾運動,批判那些對大鍊鋼鐵的懷疑態度,把觀潮派、懷疑派打倒一批,生產隊的婦女都學會好些新名詞。莫茹就徹底說不出話,現在到處都是大豐收,高產糧食,就算你和人家說接下來三年大饑荒會餓死人,她們也不會信,反而一味你是傻子,你汙衊人民公社大躍進!她只好自己默默地收地瓜。男人們耕地種小麥,婦女們脫粒交公糧,莫茹除了拾棉花就出去轉悠囤地瓜。早上出去轉悠,上午拾棉花之後繼續轉悠,有時候一天都不回來。她囤了好多地瓜,直到空間都滿了。一開始她只撿別人扔在溝裡的,怎麼說等饑荒的時候,這些也能救命。後來又收扔在地裡好多天沒人管的,當地最冷零下十幾度,挖個坑把地瓜扔進去根本沒用,全部都會凍爛的。真是隨便哪裡都能收很多地瓜,所以沒幾天空間就滿了。她得想辦法把這些地瓜加工一下。鮮地瓜一大半是水分,囤積的時候佔地方不易儲存,如果深加工以後把水分排出去,既不佔地方,而且也能存在外面不需要佔用她的空間。她認真地想了許久,還真讓她給想出一個好主意來。 挑戰那就是把地瓜煮熟做成紅薯磚,這可是渡過饑荒的大殺器。她不記得在哪裡看到過那麼一篇文字,講的是有個人從饑荒之年活下來,發達以後他蓋了一座很大的院子,家裡的的內院牆都是用紅薯磚砌成的。他去世前夕把這個秘密告訴了自己的兒孫,後來果然又遇到大旱之年莊稼顆粒無收。一家子就靠著這些紅薯磚帶著村裡的佃戶撐過了三年災荒,成為首屈一指的大善人。莫茹覺得自己可以複製故事裡的做法。春地瓜可以磨碎做成地瓜粉,一百斤地瓜能出35斤左右的地瓜粉,做成地瓜粉貯藏就比地瓜佔地方小,也可以磨煎餅吃,冬天還可以做成粉條。夏地瓜就直接煮熟摔成紅薯磚即可,當然春地瓜也可以直接做紅薯磚,這樣更方便。其實紅薯磚就和煮熟了切片曬地瓜棗是一個概念,只不過地瓜棗只是零嘴且佔地方,紅薯磚方方正正的方便儲藏,且可以壘在外面不起眼,不需要佔用她的空間!想好了辦法,接下來就實施,她需要找個安全的地方煮地瓜摔紅薯磚。她記得去夏莊的路上會經過一片很開闊的地,那裡有一條河,只有河底有水,其他都是乾的,距離最近的村莊也有四五里路。她可以去那個河底下襬開鍋煮地瓜,然後就在那裡做紅薯磚,做好擺在那裡曬,過幾天曬乾了再收回來就好。她揹著花包往生產隊去,打算交了棉花就去那裡躲著煮地瓜。………她剛走到場裡就看到門口堵著六七個婦女,她們正糾纏張翠花呢。其中有個婦女,剪成女幹部頭扎著很短的兩個小辮子,面板黑黑的,穿著一件綠格褂子,攔著張翠花問:“你們棉花勞模到底幹嘛去了?不是說好我們今天過來的嗎?這都種完小麥了怎麼食言呢?”莫茹這才想起這檔子事兒來。自從她被評為棉花勞模受表彰以後,一直都有別的生產隊的婦女來參觀,說是要跟棉花勞模學習取經,怎麼能拾棉花又快又好。他們要知道“棉花勞模是怎麼拾棉花的?”“她怎麼比別人快,快在哪裡?”有人自然也是不服氣特意來打擂臺的,比如說這個邱棉花。邱棉花原名叫邱月季,紅旗公社邱家莊人。從小跟著幹農活,自從家鄉開始種棉花以來她就是拾棉花好手,而且一直都是紅旗公社拾棉花大賽的第一名。往年紅旗公社都舉行婦女拾棉花大賽,把幾十個婦女放在同一片地裡,吹哨子以後開始往前拾,最先拾到對面的就是第一名。不但要快,還要拾棉花乾淨,不能有殘留。從54年邱月季獲得拾棉花大賽第一名之後就改名叫邱棉花,直到去年,她還是第一名,自以為鐵打的棉花勞模。誰知道今年居然被莫茹給摘走了,還是不經過拾棉花大賽就直接授予她棉花勞模的稱號,讓她非常鬱悶不能接受。在邱棉花看來這就是走後門,是不公正的。所以她一直不服氣,從莫茹剛被授予勞模的第三天她就來挑戰,只可惜莫茹沒工夫搭理她,以收莊稼忙沒空為由給她打發了。後來又來過兩次,莫茹不是說曬地瓜幹就是種小麥,根本不想接待。現在邱棉花打聽著先鋒二隊都忙完了,但是棉花還沒拾完,就趕緊組織公社的拾棉花好手們來學習、交流。其實這一次邱棉花也有表彰,也算棉花勞模,但是不如莫茹那麼名頭響亮。因為莫茹是柳紅旗批示同意的,且荊站長親送來獎狀和獎品,還跟她合影。這些她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