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1 / 2)

小說: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張翠花笑道:“有,管夠兒!”秋收的時候,周誠仁一般都說管夠兒的,這樣才能激勵他們加油收莊稼回來。晚上幾個老頭子們就在食堂里門口吃飯,也不家去,一個個道:“這煎餅真不孬,捲上大蔥和鹹菜,好吃。”冬天沒有菜的時候,早晚基本就是鹹菜下飯,哪裡還有蔬菜啊。這個真是挺好吃的。老頭子們先吃了飯,也不拖拉,牽著已經餵飽的牲口就去耕地。這一趟回來,除了帶回來自己隊的十幾頭牲口,牛騾子驢的。另外因為他們是先進生產隊,鍊鋼鐵先進組,柳紅旗還特批借了鋼鐵廠運輸連其他的騾子和牛給他們用。所以周誠仁他們這趟一共帶回來將近三十多頭牲口。耕地的時候牛力氣最大,一頭牛能拉一架犁鏵,毛驢三頭不頂事事兒,只能給牛和騾子打幫手。 糧滿空間莫茹只好搬出供銷社和邱雲來,“領導們說有用,肯定是有用的,要不幹嘛這麼珍貴還得靠獎勵才給票呢。”周誠仁又問問多少錢一袋子。莫茹之前問過,一百斤要二十來塊錢。他們發的化肥票只有尿素和氨肥,沒有磷肥、複合肥這種高檔的。今年隊裡漚的肥種棒子的用了一些,種小麥肯定不夠,要是買了化肥可以添補一下。周誠志沒回來,他讓周誠仁全權負責的。老頭子們商量了一下,既然是領導們說的,那就買來試試。他們派了一輛驢車,讓莫茹帶著幾個婦女去供銷社看看買幾袋子化肥回來。雖然不是供銷社營業時間,但是買化肥不受限,這是為了支援農業大生產的規定。馮如已經培訓回來,正好在供銷社盤賬。莫茹找到她,敘舊以後就去買化肥,按照商量好的買了四百斤尿素。買完化肥,再順便買別的。莫茹被評為棉花勞模獎勵了五丈布票,她原本給張翠花一半,但是張翠花說這是她得的讓她自己拿著。莫茹看了看,現在供銷社的花布品種比之前還少呢,也就那麼三四樣,她一樣扯了幾尺,湊了兩丈。剩下的三丈都扯勞動布,這個布結實耐用,給男人做衣服最好。可惜現在沒有次品布,佔不到便宜。她又把別家託付的票都給買了,基本也都是布,再就是額定的鹽和火柴等。買差不多,莫茹就和她告辭。馮如見沒人,就拉著她到角落裡悄悄道:“莫茹同志,你們還有沒有雞蛋?”現在城內雞蛋供應緊張,額定數量越來越少,她有個親戚家裡生小孩沒有雞蛋吃,讓她幫忙問問。因為大鍊鋼鐵,很多大隊的雞都被殺了,供銷社的雞蛋數量大幅度減少。還有大隊直接要求辦什麼“千雞場”“萬雞場”的,把社員的雞集中起來養,下了蛋也集中處理,現在社員家裡根本沒有雞自然也沒有雞蛋。馮如雖然在鎮上也不好弄,因為她們村的雞被公社集中起來辦千雞場了。莫茹小聲道:“還有幾十個,你等著我明天來給你送。”一聽莫茹有雞蛋,馮如高興壞了,“不等明天,我現在沒事兒跟你去拿吧。”莫茹笑道:“那行。”馮如跟她約好一毛一個雞蛋,莫茹也答應了,其實這時候邱磊都賣到一毛五一個。她領著莫茹回村裡跟張翠花說了一下,把家裡攢的三十個給她,又從幾個大娘娘娘家湊了三十來個。六十幾個雞蛋也就是七斤左右,馮如付了錢自己用箢子挎走。莫茹把錢給王月娥讓她分了。王月娥看了看,讓她算出來六分一個的錢,“各家六分一個就行,不用多。”畢竟自己沒有那個本事賣掉,莫茹給賣掉當然要給抽頭,這也是規矩,她覺得挺好。而且莫茹還幫她買藥,她自然也幫莫茹說話。李桂雲和柳秀娥也都是這個想法,自己去賣多少就是自己的,讓人幫忙賣的,六分一個挺公道的。張翠花讓莫茹不要找四娘娘趙連英拿雞蛋,六分一個以後她肯定要抱怨,覺得吃了大虧,尤其等她知道城裡黑市可能賣到一毛五一個,那可了不得。所以寧願以後抱怨賣雞蛋不叫著她,也不幫她賣了被抱怨貪她的錢。……現在周誠仁帶著一撥人耕地,張翠花則帶著婦女在場裡給玉米脫粒沒有脫粒機,只能土辦法。土辦法有兩種,一種可以大批次快速處理,就是把一大堆曬乾的棒子堆在一起,用大棍子敲。把棒子骨頭都敲斷,基本也就破碎成一塊塊的,然後老人孩子齊上陣,就能搓下玉米粒來。有的可以直接交公糧,或者再曬兩天也行。第二種就是閒工夫慢慢剝。扒皮的時候預留玉米皮在上面,扭成辮子,一辮一辮的玉米掛起來。本來可以掛在樹上,現在樹都被砍了,只能掛在牆上。等貓冬的時候,就可以一辮一辮的拿下來,用鐵釺子把玉米粒隔幾排戳下來,戳幾排就可以用兩個玉米對著搓,速度自然是很慢的。脫粒曬乾,就去給糧站送信,讓他們下生產隊來拉。周誠仁他們好不容易得了機會回來耕地種麥子,是絕對不會再帶著全村人去送公糧的。人手也不夠。只能糧站派人來拉。糧管所現在每天開著大解放,拉著檢驗人員、過磅員、會計等人下鄉收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