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或者烀一大鍋吊方瓜之類的,這個都算是隊裡的補貼。工分多的就可以多打一些,工分少的少打或者沒有,甚至還要花錢買口糧,否則就要減少口糧數,根本吃不飽。比如四屬戶之類的。所以張翠花一說給加工分,一個個更是精神十足,“二嬸子,真是親嬸子,咱們絕不偷懶!”動員完了就幹活兒,畢竟耍嘴皮子沒用,還是要落到實處。造紙廠暫時停工,集中人力收莊稼。弱勞力在地裡剜秫秫穗,年輕壯女人往場裡挑,男勞力就負責刨秫秸。莫茹自然也沒的繼續坐月子,和隊裡另外兩個沒出月子的女人一起參加搶收任務。她覺得可以改進一下收秫秫的方式。二隊原本的收割方式是有人剜穗兒,裝車往場里拉,力氣大的在後面刨秫秸。可現在男勞力、牲口、車都被拉去鋼鐵戰線,就只能力氣小的剜穗兒,年輕的往場裡挑,男人刨秫秸。速度堪憂。她悄悄告訴張翠花,“娘,咱們這樣鑽進地裡剜秫秫穗不方便,不如直接用鐮刀整棵割了放倒再往下剜穗子,白天收晚上往場裡挑,不浪費時間。”白天大好時光浪費在刨秫秸、運糧食上,剜穗兒的人手不就少了嗎?晚上看不清還容易割著手。關鍵晚上運糧食她能大展神通啊,趁著大家不注意,一次就能運回去節省勞力和時間。張翠花聽了她的意思第一反應就是晚上大仙才好做法施展搬山倒海的神通,就和去扒石頭一樣!她內心深處已經形成一種慣性,大仙說得對,要聽大仙的。兒子幹啥都帶著媳婦兒,這說明是必須的!她負責跟周誠仁商量。周誠仁道:“這樣還得再刨茬子,費事兒吧。”張翠花道:“刨秫秸佔著幾個男勞力不上算,不如讓他們直接把秫秸割下來,比刨快一大些。剩下的秫秫茬子讓社員們大大的功夫兒慢慢刨唄,冬天沒有燒火草怎麼行,讓各家刨了拿家去燒炕多好。”反正也不是所有地都種小麥,還得留來年的春地呢。周誠仁一尋思也是,現在吃大鍋飯,家裡不做飯炕上冰冰涼冬天可受不了,“中。”於是他們調整收割方式,白天力氣大的割秫秸放倒,力氣小的剜秫秫穗兒,在地裡吃晚飯,一直忙活到看不清。然後指派幾個人往場裡運糧食,其他人在地裡捆秫秸,將秫秸捆三個一叢站起來晾曬。挑秫秫的因為要出大力,再加兩工分,張翠花讓莫茹白天不用下地,晚上和吳美英、張夠等人挑秫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