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沒奶吃,嗷嗷待哺……哇哇大哭,那滋味兒真是讓他柔腸百轉,恨不得自己變成個下奶的豬蹄——莫茹空間裡有吃的也不用他頓頓做,天一亮他就去找張翠花申請去供銷社看看有沒有豬蹄豬肉買兩斤。家裡張翠花正張羅著給孩子洗三分喜面呢。鄉下生孩子不是什麼稀罕事兒,洗三也就是個說法,無非就是本家親戚吃頓喜面分幾個紅雞蛋而已。只要不是窮得吃不起飯的人家,喜事兒的過場還是要的,沒有白麵條就分碗小米或者秫秫黏粥,總之一定要有表示。分出去人家要回禮,基本都是給雞蛋現在都是大鍋飯,也沒什麼請客不請客的,一大早張翠花從家裡拿了十來斤面,自己擀了麵條,去食堂下了面分給自己家親近的吃。大爺達達們也都回雞蛋,一家給八個,這也是自家的規矩,兒子給十個,女兒給八個。張翠花也給何仙姑送了麵條,還給了五毛錢當謝禮。何仙姑留下面讓吳美英回了十個雞蛋過來。另外陳秀芳家也送了十個雞蛋來,張翠花不肯要,她一定要送,張翠花就讓周明愈送了一大碗麵條過去。陳秀芳家因為沒有男勞力幹活兒,日常別人家有事她都儘可能參與,希望能搞好關係別人可以多幫襯一些,分口糧的時候也不至於太排擠。而張翠花家為人正派,對她家也從來不排擠輕視,她有求的時候張翠花家也多有幫襯,所以她肯定要送雞蛋的。陳秀芳對張秀芳家的示好,猶勝過隊長家,也惹得單蝶琴譏諷她巴結。其他關係好的人家也都有表示。讓人意外的是,陳秀芳給莫茹送了二十個雞蛋。再就是一隊周明貴以隊裡的名義,給莫茹送了二十個雞蛋。周明愈要去買豬蹄,張翠花自然不駁回,還給他拿了錢,讓他看著有機會就多買兩個。這時候豬蹄不貴,一斤也就是九分,關鍵是買不著!今日初九正是趕集的時候,供銷社也開門。公社出了新規定,要求十天一個集,不許再五天一次,所以只有初九十九二十九才能趕集。供銷社雖然不至於這樣,但是可買的貨品卻比以前更少。比如原本每天還有豬肉賣,這一次居然沒的!周明愈興沖沖地跑了去,卻被告知這幾天供銷社都沒有進到豬肉,已經好幾天了,而且還會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