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棒子了吧。”周誠志沒理他,反而大手一揮,“都趕緊去給我耕地、打壟,起多少壟秧多少地瓜!”說完拄著棍兒飛快地走了。一隊跟二隊看齊,聽周誠志那麼說,也飛快地集合秧地瓜去。……張根發氣得轉一圈不知道幹什麼好了,一跺腳,“我讓你們犟驢,以後有的是機會拾掇你們!”聽說自留地收回,糧食還要共產,不只是周誠志急,家家戶戶都著急。尤其沒說清楚共產是怎麼共,食堂怎麼吃,難道全村一起?那三隊四隊那些懶蛋,豈不是要把他們一隊二隊都啃光了?一到家,張翠花立刻就開家庭會議。她對周明愈道:“紅鯉子,你和妮兒不要上工先去準備蓋房子。”正合小夫妻倆心意呢。她又對周明光道:“得空就去幫忙,早點把房子蓋起來。”周明光答應了就去上工。張夠雖然有意見可看婆婆表情嚴肅得跟要打雷似的,一句話不敢說麻溜兒上工去。丁蘭英還表示孃家有秫秸和土坯,她下了工家去一趟送個信,讓兄弟給送來。張翠花這一次沒拒絕,只說以後有了再還他們,她也沒讓丁蘭英等下工家去,而是現在就回去,趁著天亮快去快回。丁蘭英是後頭丁家莊,有七八里路。等人一走,張翠花就讓泥蛋兒和菊花看著孩子,她對周明愈道:“一定要挖個地窖。”她又巴拉巴拉叮囑了一番,把當年日本鬼子進村大家藏糧食的一些道道兒告訴他。她絕對不會把家裡“忙吃稠,閒吃稀”攢下來的口糧和三隊四隊一起吃的。周明愈表示已經規劃,又說買脊瓦的事兒。張翠花盤算一下家裡的錢,拿了四塊錢交給周明愈,又把攢的一百多個雞蛋拿出來,“給供銷社送過去,錢你留著去買脊瓦。”周明愈把錢接過去交給莫茹,又把雞蛋小心放在一邊。張翠花看了他倆一眼也沒說啥,默許了他有錢交給媳婦的舉動,“你知道去哪裡買瓦?”兒子以前什麼也不管,現在又是蓋屋子又是幹嘛的,能幹得了不得。村裡以前有陳家的磚窯場燒,不過後來被張根髮帶人搗毀不復存在,另外就是高戈莊那裡有個磚窯廠,離著可有二十多里路呢。磚窯廠是地方作坊,買賣不需要票和購貨券,但想要買磚瓦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一是供不應求,需求量大但是生產數量有限,不是有錢就能買的。所以說這時候票比錢還值錢,這是一個限制你有沒有消費資格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