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麼能不讓人羨慕?原本還有些懷疑她拿不了那麼多蟲子的婦女現在佩服得五體投地的。這是有目共睹的啊,大家都眼睛瞅著呢,人家就是拿了那麼多蟲子。自己累得渾身痠痛也就拿了八九個,人家一趟兒就78啊,要是算成工分就要三十,一對夫妻帶著孩子的,一天也沒有三十分啊。真是厲害!有些人瞅莫茹的眼神都開始格外熱情起來,看得莫茹都有點起雞皮疙瘩,總覺得大家看她的眼神帶著一種她不能理解的神秘渴望。周誠志道:“以後棉花地拿蟲子的任務,就靠明愈媳婦兒,至於拿杈子打頂心拾棉花,還得大家夥兒一起辛苦。你們的工分還是照舊,以後不用天天拿蟲子了。”她們一直嚷嚷寧願幹別的少點工分也不要拿蟲子,現在如願以償,雖然有些人心裡還不是很樂意,卻也不好說什麼。大部分人還是很開心的,畢竟拿蟲子又累又不出成果。莫茹還給周誠志出主意,“隊長大爺,咱們捆一些楊樹枝插在地裡,能吸引那些棉鈴蛾子,讓它們不能整天往棉花上下蟲子。”這是她聽周明愈講的。周誠志在除害蟲這塊上花了很多心思,和張根發那種不一樣,他是想著怎麼把農田裡的害蟲減少,也讓隊員們提了不少意見。只要有人提個方法又不是很麻煩,周誠志都要試試,有用保留,無用拉倒。他讓割草的孩子們去撿楊樹枝,到時候拿到棉花地裡來,一叢叢插在地裡,看看能不能吸引蛾子。要是能的話,就每隔一段距離都放一個,抓蛾子比蟲子更有必要,防止它們產卵,來年的蟲子就會少很多。下工回家的路上,吳美英笑道:“今年棉花豐收,等交了任務以後,隊裡還能分棉花呢,到時候肯定是按照工分多少分的,我們樂意莫茹同志頭一個分。”分口糧為了保證弱者也能有飯吃,所以會勞三人七或者勞四人六,但是分這些非口糧的農產品基本就是按照工分來的。分了口糧還有工分結餘的人家,被掛賬戶給抹了沒錢分,那就可以按戶分其他農產品。這也是對那些工分多的人家的一種照顧,免得有些勞力多的吃虧太大影響大家的工作熱情。周誠志也是想用這種方法來補貼一下工分多的家庭,順便平衡一下隊裡的矛盾,免得有人牢騷。這樣工分多的人家也開心,勞力少人口多的也不好意思反對,畢竟他們一個勞力帶著四五口人吃飯呢,全靠村裡人幫襯,要是再和人家計較非口糧農產品就太不識趣了。張翠花也挺高興,畢竟能分棉花他們家就得頭一份兒呢。今年家裡要用棉花的事兒挺多的,小五媳婦兒要生孩子,到時候孩子棉衣、被子都得做。老頭子的棉褲棉花都滾了球,冬天薄了不行,老寒腿疼得要命。還有老四也得預備娶媳婦,肯定得預備棉花呢。反正處處都都需要,棉花比棉布還缺!晌午時候,一家人聽說莫茹被評為十分,全村 砸招牌傍晚時分,莫茹去南屋看看抱窩雞的情況。張夠下工回來見了立刻跑到跟前,喊道:“妮兒,你小心著點!別讓雞叨著你,你要幹什麼和我說,我幫你幹。”莫茹:……這是什麼情況?三嫂怎麼突然換了個人一樣?怎麼感覺有點詭異?三嫂笑得太……明媚了一些,有點討好?張夠現在簡直要將她當男人一樣對待,見了面就主動噓寒問暖,哪裡還像以前那樣拉著二嫂排擠她?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張夠還這般熱情呢,莫茹本來都沒當回事,現在更不在乎之前那點磨擦。她笑道:“我看看這雞抱窩的樣兒,別讓它半途而廢了。”張夠心道:真不愧是和男人一樣拿十個工的護棉英雄,說話都格外有水平,半途而廢呢,這是個好詞得學起來。……張夠不僅對莫茹噓寒問暖,還主動攪拌豬食餵豬,問問莫茹和周明愈新家那裡收拾的怎麼樣了,要不要她過去幫忙之類的。莫茹聽著總覺得有點違和,忍不住小心眼地想:三嫂這麼問是不是她想去住?其實她倒不是怕張夠去住,只是想自己有個私密空間。有了私密空間她才好搞小動作,說話也不用太顧忌。要是大家住一起,得時刻壓著聲音,還得考慮別順了嘴兒亂說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那可容易得罪人。她已經跟周明愈商量過,他們蓋房子是家裡出力的,當然不會只佔便宜不付出。別說現在沒分家,就算分了家,家裡要蓋屋他們也願意當主力,拉石頭、磚瓦、收集材料,他們也會和蓋這幾間屋一樣上心的。他們新家挨著河邊,把頭第一家,周培基也去申請了房基,在他們家隔壁。到時候哥哥們都可以順著排過去,離得近可以互相幫襯,又不至於在同一個院裡生磨擦。她覺得這樣安排挺好。她笑道:“現在三達達他們幫著做門窗呢,小五哥翻地明天把胡蘿蔔種上,我也收集一些條子做籬笆用。”她不想用黃泥壘牆了,因為沒有足夠的瓦蓋頂,到時候牆很容易塌,還不如直接用幛子或者綠籬。綠籬是她最喜歡的,但是需要攢材料。她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