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歸人》的熱搜都爆了!”“看來公司的宣傳很到位啊。”陳應月一邊擦頭髮, 一邊拿肩夾著手機。“不是!一個小時前有人披露《不歸人》抄襲的醜聞。”“什麼?抄襲?”陳應月微眯著眼。“微博熱搜現在漫天都是《不歸人》抄襲的訊息。”“怎麼可能?”陳應月扔掉毛巾,半乾的頭髮耷拉在脖頸裡, 她找到手機,立刻開啟微博, 果然微博全都是《不歸人》劇本抄襲已經上了熱搜第一。lily快哭了:“陳姐你說這可怎麼辦才好……”“你等等,我先看看。”陳應月掛掉電話,深吸了好幾口氣, 才沉下心來,開啟了《不歸人》劇本抄襲的話題。話題首頁是一個影片,畫面裡的人物和聲音都做了特殊處理,看不見樣貌,但變調了的聲音依舊讓陳應月感到幾分熟悉。影片裡的人披露,陳姓編劇在前公司就經常抄襲他人創意,其中某個劇本更是因為抄襲被甲方發現,被要求索賠五百萬鉅款。此外,她更直接指明,陳姓編劇曾經和她討論過,打算借鑑某部曾經大火的小說,創作一本青春電影,而最新上映的《不歸人》就是抄襲了該本小說劇情。陳姓編劇毋庸置疑,指的就是陳應月。微博往下刷,她看見了一張劇本調色盤,直指陳應月所編劇的《不歸人》抄襲了十年前某大熱小說。《不歸人》還未上映,只將將釋出了預告,連正片都沒有。但點開調色盤大圖,裡頭劇本的一字一眼、人物對話,分明就是陳應月《不歸人》劇本里的內容。陳應月這才知道,遭內鬼了。調色盤一路往下,陳應月這才看見《不歸人》被指抄襲的小說竟然是《與你有關的兩三事》。那部十年前陸亦修和陳應月共同寫完的小說。陳應月覺得可笑,居然有人說她抄了她自己寫的書。作為這兩個故事的著作者,陳應月最清楚裡頭的劇情,她也太清楚《不歸人》和《與你有關的兩三事》完全是兩回事,她在創作之初就從未沿用過以前的劇情。她重新閱讀了一遍調色盤內容,這才發現,有心人把《不歸人》裡完全不同的劇情,硬是自圓其說對應上了《與你有關的兩三事》的內容。唯一令她無法辯解的,是兩個故事的寫作文風都是類似的,因為都出於她同一人之手。陳應月簡直想笑,但偏偏底下一水兒的評論都一致認同陳應月抄襲。偶有認真看過調色盤、瞭解清楚事情真相的人,為陳應月辯解,卻被罵得更慘。陳應月仔細回想了影片內容以及調色盤,心裡的想法愈發明顯,有個名字呼之欲出。當年劇本抄襲事件,前東家採取了冷處理的模式,知道的人少之又少,怕是也只有當事人抄襲者最清楚其中緣由。與此同時,她也忽然想起來,兩年前的某次劇本會上,那時她還和陸亦修在一起,她曾跟她提過,有想法改編《與你有關的兩三事》,而這件事也只有一個人知道。陳娜。抄襲是編劇圈裡的大忌,套上這個名號,陳應月整個職業生涯都毀了。她知道背地裡有人想害她,甚至於這個名字也已經清晰。但現在對她而言,報復不是關鍵,如何向觀眾解釋清楚來龍去脈,不影響不歸人上映,這才是當前要義。要怎麼跟觀眾解釋清楚來龍去脈呢?如果直接開釋出會,公開所有劇本,確認無抄襲嫌疑,一來會影響《不歸人》播出時劇情的神秘性,二來堵得住嘴卻堵不住人心。加上陳娜利用自己抄襲潑給她的髒水,怕是洗不清。陳應月能想到最簡單、最永無後患的辦法,就是證明自己是《與你有關的兩三事》的作者。她立刻開啟電腦,搜尋《與你有關的兩三事》。這才發現,當年首發該文的普江網,在一年前因經營不善倒閉,網域已被登出。況且,當年的賬號是陸亦修註冊的,她根本無從證明自己是原作者。頭皮都快被抓破的時候,陳應月腦袋裡的思緒一閃而過,她忽然想起兩年前的某個夜晚。那時,陸亦修和她窩在書房裡,有說有笑地,一同開啟《與你有關的兩三事》的評論區。當時,他說過的,他要找回註冊賬號的。這是陳應月的最後一線生機。她最後能想到的,只有他。開啟手機,翻到陸亦修的那一頁。綠色的通話鍵就在眼前,但陳應月卻按不下去。剛才著急證明的情緒忽然暗了下去,她開始猶豫,跟他開口的第一句該說什麼,說“你好”,還是說“抱歉”?他現在會在做什麼呢,聽說他和女演員因戲生情,即將奉子成婚,她這樣冒昧地打電話過去會不會打擾他?想得太多,思緒很亂,陳應月猶豫很久,都一直沒能把電話撥出去。她猛灌了兩瓶啤酒,在酒精的作用下,她坐在地上,把手機放在茶几上,按下了通話鍵。“嘟……嘟……”等待是最漫長的煎熬,她將腦袋靠在沙發邊緣,昂著頭,像個等待救贖的乞討者。兩年沒撥出過這個電話,或許是因為過於緊張,她整個身體都是麻的。長久之後,她聽見那頭出現忙音。“對不起,您撥打的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