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戶部尚書方大人便站了出來。“啟稟聖上,河道一事迫在眉睫,中樞省和六部都等著皇上示下。”方涵道。“河道一事積鬱許久,不知丞相大人有何看法。”元帝將球拋給了百里遠。百里遠站出來,道:“臣覺得,河道應該徹底的進行改建和修繕,一勞永逸的解決兩邊的村莊和百姓受災的問題。”接下來,百里遠又說了兵部和戶部上報給他的情況。“臣覺得,現下我朝兵強馬壯,邊境安定,百姓富足,近5年內,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何不趁現在將河道進行修繕呢。”百里遠看向身後的官員。“稟皇上,修繕河道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丞相大人的提議未免欠考慮。”下首一個大臣道。“古有水滴石穿,愚公移山,河道修繕一事怎可在拖延。”……於是,乾元殿又恢復了前幾日的狀態,執意修繕的前進派則抱著不管何如都要乾的態度。覺得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的保守派則覺得這事情要多方考慮。百里遠站在百官之首,卻無視了百官的爭吵,吵了將近一刻鐘。皇帝示意嚴公公給大臣們上茶,這才稍微停頓了片刻。“朕知道,眾位愛卿都是為了這天下的百姓,但,此事已經爭吵了數日,在這樣下去,受苦的也是百姓。丞相說是與不是啊?”元帝道。“皇上說的是,臣計算過,舉六部之力,臣有把握,在兩年內將河道完全修繕好。”百里遠說到。大殿裡面傳來一陣吸氣的聲音,元帝則欣喜的問道:“哦,想必你已經有了章程。”“回皇上,六部共同協作。由工部對整個河道進行規劃,那裡需要深挖,哪裡需要改道,一定要精準計算。需要改道的河道若佔用了居民的田地或者房屋,由禮部與當地官員對設計農戶進行搬遷工作。戶部則負責此次河道修繕的所有花費,本官粗略計算過,所需的材料耗費約600萬兩,戶部應該可以支付,銀錢最大的開支是人力費用。所以臣覺得,可以讓當地的居民以勞役來換取明年的賦稅,只要家中的男丁願意,可以將工錢和賦稅進行折算。除此之外,兵部要充分調動周圍的駐軍參加修建事宜,方圓800裡內的駐軍,全部參與修建。刑部則負責將各地的犯人押送到需要修建河道的地方,服勞役來減輕刑罰,要是表現的好,可以考慮減輕懲罰。但是此舉因為涉及部門和人員眾多,且人員混雜,特別是那些犯人,刑部一定要處理好,千萬不能鬧出事故。這樣一來,人員費用就會大大的減少。”百里遠有條不紊的說到。地下的大臣們都在沉思,特別是涉及到自己所屬部門的,都在考慮其可行性與建設性。“眾卿覺得丞相的意見如何?”元帝問道。“臣附議。”兵部尚書首先站出來。“臣也附議。”剩下五部的尚書依次表態。“好。”元帝一拍龍案。“那就按照丞相大人的意見,中樞省立刻擬定方案,六部則儘快制定出具體的細節,三天後,朕要看到具體的章程。”元帝做決策。“臣等遵旨。”“另外,諸位愛卿也知道,上書房的先生年紀大了,朕不好讓他再勞累,所以準備給皇子們換個先生,各位愛卿不妨推薦一下有才之士。”元帝說到。下面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聲。“呵呵。”元帝尷尬道:“此事不急,各位愛卿可以好生思量一下,有合適的人選就直接給朕上摺子吧。”“臣等遵旨。”笑話,這等好事,可是天底下掉餡兒餅的事情,誰的人要是能成為未來皇帝的授業恩師,那是多大的好處。不搶才怪、但是誰又會傻的在這大殿上面表明心跡呢。“陛下,大皇子到了適學的時候,可是其他皇子年紀還小,唯大皇子一人入學,未免太過於孤單,是否從宗親大臣家中的子弟中則一二人,伴大皇子讀書,互相進益。”一個大臣建議到。“此舉甚好,那就一併報上來吧。”元帝很是高興。接下來,又解決了幾個堆積很久的問題,大臣們的心情更加好了,就是元帝,也高興的讓御膳房準備了午飯,準備來一個君臣同歡。而在百里府的楚蕁就沒有那麼愉快了。今天百里遠去上朝,他本不用再到府上來的,但是想到平日裡他來百里府,百里府也未曾像一般先生一樣的教導於他。只是他有疑惑的時候會幫助解答而已。況且百里遠從來不曾讓他於百里家的孩子接觸,這讓一向孩子緣很好的楚蕁甚至難過。皇宮中沒有適齡的皇子皇女陪同他玩,以前在府中的時候還好,還能見著弟弟妹妹,雖然年紀太小,沒有共同語言。但是住進皇宮之後,那些母妃便很少讓他們有單獨見面玩耍的機會,至於更小一點的弟妹,就是皇后,也不會輕易讓他見的。不過在知道丞相府居然有兩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男孩子,且就在一牆之隔的時候,他已經準備好了和兩個孩子做個朋友。不過,他看著文松和鍾叔略顯苦澀的臉,有點惱怒:“難道我貴為皇子,在這丞相府裡面行走都不行嗎?”鍾叔為難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