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起了提拉米蘇,易昀莫名地想起自己小時候有一次和爸媽一起喝下午茶的場景。那也是她第一次吃到這道義大利甜品的經歷。那時,她爸媽已經開始做起了生意,忙得整日見不著人影。難得遇到了他們也可以休息的假期,一家人抽了一個下午的時間,聚在一起。自小,易昀的媽媽對她就非常溺愛,她爸一直很反對她媽的教育方式。只是為了避免夫妻間的矛盾,他很少過分干預罷了。易昀有時候想,她爸到底是為了減少她媽的負罪感,所以選擇遷就她媽。還是因為她爸對她根本就不那麼在意,所以採取了無所謂的態度呢?那次下午茶是易昀記憶裡唯一一次三個人湊齊,出現在甜品店這樣過分膩歪的場所裡。喝著進口的紅茶,吃著特製的點心,小小的易昀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她好久沒有感受到同一時刻來自爸媽雙方的愛了。在吃掉第二份蛋糕之後,她明顯感受到了她爸的不樂意,倒不是因為錢的問題,而是因為她爸認為女孩子應該矜持,含蓄,懂得節制和保持自己的形象是自律的基本品質。可是易昀心裡有久違了地高興,她不好意思用言語來表達,只能藉助了身體的行動,來展示她此刻心裡的放肆。提出了再要一份蛋糕的想法,她爸的表情已經不太好看了,可她媽本著孩子正在長身體的時段,想吃多少沒在缺的態度,有求必應。看著易昀吃得開心,她媽突然提了一個很不合時機的問題:“小昀,你喜不喜歡自己出生的這個家庭?”有時候父母太過成功後,會不由自主地把小孩兒當作附屬品,而忽視了他們也是擁有獨立人格的這一重要事實。他們是有感情,有思想,有自我判斷力的個體。絕不是一頓好吃的,或幾句好聽的就能打發的“小孩子”。所以當易昀明確回答不喜歡三個字時,她的父母意外地都受到了深深的傷害。時至今日,易昀都認為如果她有這樣的權利,她不會選擇生在她的這個家裡。不是因為她不愛她的父母,而是因為他們錯位的交流方式。儘管她媽選擇了近乎放縱的態度來表達對她的愛和愧疚,可易昀真正想要的並不是這種極端的形式。更何況,她知道她爸想要的是一個兒子。所以當她爸對她吼出“你竟然這樣不懂感恩,活該一輩子沒有出息”時,即使年紀還小的她,也並沒有十分難過。這是她說出答案那刻,就意料之中的事。以至於,到後來她抱著反叛的心理,向父母出櫃時,當她看到她爸臉上露出受傷的表情時,易昀心裡有一種報復成功的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