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1 / 2)

只是秦景看到官府貼出的告示上,自己成為了逃犯,人人得而誅之。秦景從告示下走過,根本沒有被認出。他心知自己沒有回去的決定是對的,就算他們相信自己的話,自己也一定會百般被詢問。這樣,一定會耽誤找公主的時間。他不相信別人會如他一般,全心全意地去找公主,他只能依靠自己。不過他也抱著希望:這些人拿不定主意,回報給王爺王妃後,他們一定會下令找公主,包括向陳昭發難。只要王爺出手,希望就大一些。只是他們都沒有想到,嘉慶十三年的這一年夏,發動兵亂,全國暴動。這一亂,持續了好幾年,全國才得以再次統一。嘉慶十三年的夏天,太子逼宮,將皇帝囚禁,要皇帝禪位與他。兩月後,太子登基。登基這一天,四皇子發動兵變,帶禁衛軍和世族私軍入朝,斬殺新皇,救出先皇。先皇很快病逝,將皇位傳於四皇子。四皇子登基,下令四王來朝,共賀新帝。卻接連有入京的王爺被莫名殺害……九月,平王以皇叔身份,向天下發了一道通報,稱太子逼宮一案有隱情,王爺們前後被殺也與此相關,將矛頭對準新皇,要求新皇徹查此事,並拒絕入京。新皇大怒,下令擒拿平王……平王反,以“清君側”為號。秦景和白鸞歌一路而行,朝廷局面動盪,人心惶惶。等到九月份平王與新皇交惡,反了天下,長達幾年的“玄武之亂“由此拉開序幕。誰做皇帝,誰理朝局,這些間接,也與秦景有些關係。平王一旦造反,便不可能花費太大精力去尋找一個已經找到屍體的公主。他要麼對此不理,要麼看在父女情誼上,也只會派少許人馬去尋公主。南明王的行蹤,一直沒有得到公開。秦景猜測,大概陳昭在一開始就投靠了平王,為平王做一些不方便為外人道的私事。想尋到陳昭,還得靠他自己的能力。時局的動亂,也給秦景和白鸞歌的行走帶去不大不小的麻煩。到處都要路引,到處都要人指正,唯恐放了不法之徒進去。好在秦景和白鸞歌都是容顏出色之人,一開始秦景還要躲官府的逮捕令,後來國家一亂,根本沒人在意了,他和白鸞歌的出行比之前方便了很多。整整一年的時間,秦景和白鸞歌都在不停地走啊走。時間長了,白鸞歌都開始迷茫:表哥到底在哪裡?他是不是消失了,再也不會出現了?自己這樣漫無目的地找下去,是否有意義呢?當她絕望的時候,便去看秦景。青年從來淡然無比,每一次的失望,每一次的遍尋無果,白鸞歌也從未在他臉上看到茫然的神情。他一直堅信公主沒有死,堅信公主還活著,堅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公主。白鸞歌不懂他為什麼這樣確信。常日相處,他們兩人雖然同路而行,相互照樣,但其實他們並不熟,一直不熟。白鸞歌有心跟秦景打好關係,想從他那裡探聽一些事情。可惜秦景沉默寡言,大多時候都不說話。時間長了,白鸞歌也沒有興趣理會他了。大多時候的趕路中,他們都是各管各,誰也不跟誰說話。秦景的作用,大概只有白鸞歌的美貌被人覬覦時,才能看出來。就衝著這一點,白鸞歌也要跟著他走。日升日落,月明月暗,前路不知到哪裡,後路不知怎麼退。白鸞歌起碼知道陳昭活著,可是秦景連公主的生死都不確認。這是一條沒有希望、看不到前景的路,他卻仍堅定地走下去。看不到前途又怎樣呢?他當初喜歡公主時,向公主低頭時,一樣的看不到前路。那時候他都走了下去,這時候又害怕什麼?他只是常常看一張皺起的紙條:那是出事的那晚,公主非要他打欠條,硬塞給他的。後來泡了水,紙上字跡早就模糊,紙張也爛了。他是一點點把紙條拼起來的,但即使拼了起來,仍有缺失,當初的字跡,也已經看不清了。公主曾經送過他很多東西,但是出事的那晚,那些全不在他身邊。等他逃離危險後,身上留下的,和公主有關的,只剩下這一張紙條。就連這字據,他一開始都不願意寫,是公主逼著他寫的。他常看著紙條,想當晚公主的笑靨,心中便一陣陣痛。若知道、若知道……那晚她想做什麼,他都不會拒絕。她喜歡什麼,就去做什麼好了。他想念她當時驕傲又淘氣的笑容,作弄他,逗他,想看他出醜。他那時總覺得尷尬,總覺得不好意思。如今他想要她再那樣,她的人卻不知在哪裡。他還想起曲水邊,她流出的眼淚。公主大多時候的哭泣,都是病痛、做作、故意。那晚,他第一次在公主清醒的時候,看到她淚水中的絕望和難過。秦景更為難過:是他沒有護好她。秦景從不後悔遇見公主,他只開始後悔,自己以前,沒有對她更好些,讓她更開心些。千里月明,萬里雲同——她如今,又歸於何處?☆☆☆一年後,臨夏府。街旁一間鋪子裡,一對青年夫妻正帶著家僕一起逛著。青年氣質儒雅溫潤,目帶柔意,一直追隨著旁邊的女子。女子著金橘色雲煙衫,外罩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