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1 / 2)

還未能普及暖氣的南方,冬天陰冷陰冷的,他洗漱完後回來收拾床鋪,被子已經冷透了,他看著灰色菱格紋的被子,莫名就有一股孤獨感冒了出來。不免嘲笑自己的矯情,與其內心戲這麼豐富,不如下樓去吃碗熱粉來得實在。蘇家在一所中學附近的老式小區裡,六樓,已經住了幾十年,三房一廳的格局,因為住的時間久,東西愈發的多。樓道里很安靜,電梯裡只有他一個人。說來這電梯是後來居民們集資才裝的,以前他回家都是靠爬樓梯的,他人小力氣足,六樓對他來說不過一小會兒的事,可是對於日漸年邁的祖父來講卻要花很長的時間了。蘇禮錚至今還記得祖父爬一層樓就要扶著牆歇一歇的蹣跚,頭髮全都白了的老人佝僂著身子,不停的喘粗氣。也是因為如此,有一段時間祖父很不愛出門,整日的待在家裡整理書稿,他忙得顧不上家裡,就只有保姆阿姨會來照料他,和他說說話。除了年節時學生和校領導來探望,家裡再沒什麼人來過,想必那時他總一個人在家,寂寞也是倍增的。後來因為小區里老人越來越多,業主委員會開會過後決定裝上電梯方便出行,一番工程之後,總算是解決了這個問題。祖父又變得愛出門,每天早晚要下來遛彎,或者到處走走,還要去圖書館查資料,有時蘇禮錚休息,他也要求他開車送他去。蘇禮錚記得,祖父晚年最後一本《蘇國維臨床醫案集》就是那個時候定稿並且出版的。電梯到了一樓,蘇禮錚裹緊了圍巾,將手抄進衣兜裡,頂著寒風快步走進不遠處的一家早餐店。店裡沒幾個顧客,天氣冷,誰都願意多睡一會兒。他熟門熟路的點了粉,然後坐在店裡,縮著手看門外。天還是灰濛濛的,亮了一夜的路燈還是盡職盡責的發著光,附近早點攤出攤的推車聲清晰可聞,有趕早自習的學生揹著書包進來買兩個包子一杯豆漿打包帶走,又匆匆騎車離去。蘇禮錚看了眼店裡牆上的掛鐘,時間還有些,他不緊不慢的開始吃自己的粉,十分認真的將每一根粉絲都撈起來吃進嘴裡。安安靜靜的吃碗粉,付錢時年近六旬的老阿姨笑吟吟的囑咐他:“天氣冷,多穿點衣服,要是回來晚了沒飯吃就來阿姨家,啊?”蘇禮錚笑著點點頭應了聲是,他已經在這裡吃了三十多年的早飯,早年間還年輕貌美的包子西施臉上已經有了歲月的痕跡。他圍上圍巾,一面走一面道了聲:“江姨,我走啦。”“哎,開車小心點。”老闆娘繞出了灶臺,送他出門。天已經亮了,他走回樓下的停車位取車,車子很快就捲過地面上積攢了一夜的枯黃落葉,向遠方行進。急診科的早交班依舊凝重,交班醫生和護士的語速都是飛快的,蘇禮錚站在人群裡,努力的聽著交班的內容,尋找出與自己管床的病人有關的資訊。因為不是主任大查房的日子,主任洪章只是檢視了昨日新入院的病人就回了辦公室處理工作,其餘人也都散開去各自查房了。蘇禮錚作為林平儒的上級醫師,要同時檢視他的病人,在查完房後,他囑咐學生開出醫囑來給他簽名,才說完就聽見同事李權在門口叫他:“老蘇!我得去開會,你有沒有空,有空的話幫我守一下門診唄!”“可以,你去罷。”蘇禮錚站在開醫囑的學生旁邊彎著腰簽字,聞言抬頭應了聲。李權是醫院應急小組的成員,最近又有檢查,大概就是為了這事去開會的。蘇禮錚簽了名,親自將病歷都抱到護士站去過醫囑,然後留下學生在辦公室寫病歷,自己去了急診內科診室。能來看門診的,除了實在忍不了的急症患者,還有那些覺得不耐煩去普通門診排隊的人。一般在這個時候,醫生需要憑藉自己的驚豔判斷哪些是真正需要急診的病人,尤其是那些面色不好一聲不吭的。省醫急診日人流量最多可達六百人,門診幾個醫生恨不得不喝水不上廁所,寫字飛快且潦草,卻又要耐著性子一字一句的給病人講道理。早讀片後硃砂和同事們各就各位,緊張而有條不紊的開始一天的讀片工作。在醫院影像科,有著醫師和技師兩個群體,技師負責拍片,醫師負責出報告,每個醫師出的報告最後都要由主任稽核才能釋出,遇到疑難病例同樣需要請會診,甚至是多學科一起討論。十點半過後,硃砂停下來休息,她捧著水杯有些蔫蔫兒的坐在椅子上,王昕轉頭看見她發怔,問道:“阿朱你怎麼了?”“……肚子疼。”硃砂回過神來,有氣無力的應了一句。王錄秋聞聲看過來,仔細看了一下,又起身走了出去,片刻後端了個杯子回來遞給她:“喝點糖水罷,實在不行就回去躺著,這裡有我們呢。”硃砂接過杯子,低頭聞見杯子裡紅糖水的味道,抬起頭感激的抱抱王錄秋的腰,“秋姐姐你真好,不過我還挺得住,就是……一會兒我得去針灸科扎兩針。”王錄秋摸摸她的頭,點頭道:“撐不住就不要硬撐,身體要緊。”“我說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