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字仇殺隊》。 從這部漫畫裡脫胎出的劇本,怎麼可能不敏感呢。比起電影本身,潼恩忽然很想見見那個編劇。 “的確是這樣。”經歷了輿論危機那件事後,潼恩想起什麼就是什麼的一頭熱作風收斂了很多,不過手頭上的劇本實在是太棒了,“但現在都二十一世紀了,我不想因為可能的風險就放棄它。” “那潼恩,你先告訴我,你為什麼要接這個片子?” “因為美啊。”這還用問嗎,能讓潼恩主動去爭取的東西,八成就是這個理由。放棄諾蘭的電影接下《鋼琴家》,是因為原電影裡多蘿塔那種清澈單純的形象讓她羨慕;拍攝《幸運》,是因為她為艾麗斯的堅定所折服;連演《貓女》也是因為,翻完劇本時,潼恩幾乎能看到賽琳娜·凱爾踩著優雅的步伐正在向她招手。 同樣的,這部電影……美得讓人心碎。 “並不是因為它是一部同性戀題材的劇本?” 當然不——潼恩幾乎是本能地想揚聲反駁,不過她很快就反應過來哥哥這番話的意思。她立刻冷靜下來,仔細思忖了語言:“有關。可這是理所當然的,如果這個故事不是同性戀題材,根本不會存在。它的美建立在這是一部女人和女人之間的愛情故事之上。” 肯點了點頭:“只要你不是為了博出位才選擇這個劇本,我就支援你。” 潼恩猜哥哥的態度就是如此。他擔心自己只是為了演而演,畢竟挑戰這個題材,就算是電影本身並不出名,也能獲得不少的關注。現在的潼恩已經有讓人關注的本錢,她猜哥哥是害怕自己沉淪在這種狀態之中。 “我想和導演談談。” 麗莎·查羅登科拍了不少關於女同的電影和短片,現在的她還並不出名,在未來的2010年,她導演並參加劇本創作的電影《孩子們都很好》可是獲得了奧斯卡的提名。就憑她的經驗和水準,潼恩還是蠻放心的。 只是……她還有疑問。 面對潼恩的要求,肯並沒有急著答應:“吃完飯再說。而且,想接這個片子可以,你得做好心理準備。” 你這也太小心了,肯。潼恩有點無奈,但還是不得不承認,她的確得事先做好心理準備。輿論危機這件事,已經讓潼恩認識到了自己面對突發事件時缺乏經驗。這可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訓練出來的,不過她可以事先把大部分的情況都想好,至少到時候不會慌張。 而且,儘管這個年代的美國對同性戀的問題已經非常寬容,可連潼恩自己也得小心。尤其是“黎明”這個形象成功之後。如果沒有這個語音助手,就算是拍同性戀題材的電影,這也是潼恩的職業需求,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見潼恩沒說話,肯也知道她這是預設了。便繼續開口:“首先,我相信你也能想到‘黎明’的問題。我怕有反同的人因此對你不利。” “黎明”比潼恩的影響更廣泛,現在的潼恩在不看電影的人群中更有影響力,看電影的人能將潼恩和角色分開,而那些人未必會做到。 肯頓了頓:“其次之前已經有人拿著極端女權說你了。再拍這樣的電影,看起來簡直在向那些社會評論家叫板。而且最重要的……不準再像《貓女》那樣,我不想我的妹妹拍場電影回來就彎了。” “你這是在歧視同性戀。” 哥哥翻了個白眼:“如果你本來就是,我不反對。如果你又是因為角色上身,我會很生氣。” 這下輪到潼恩驚訝了,她還真沒想到肯會這麼說:“哥哥……你真開明。” “這都什麼年代了,你當二戰還沒結束呢。”肯斜眼看向潼恩動了兩叉子就默默推開的蔬菜沙拉,“吃完蔬菜我把導演的電話給你。” 潼恩:……你怎麼還想著吃蔬菜的事?! 潼恩看過《v字仇殺隊》,那之中講述的兩個女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她印象深刻。早在剛看那個電影時,她就在想,這個故事完全可以單獨拿出來講述。沒想到,在這個世界裡,竟然有人將她不過轉瞬而過的念頭化作現實。 “查羅登科女士,我是潼恩·凱斯勒。” “凱斯勒小姐。”電話那頭的女導演好像對潼恩的來電並不意外,但她的語氣裡也帶著欣喜的意味,“我就猜你會對《鹽沼》這個故事有興趣。” ——《鹽沼》,就是這部電影的名字。 這段故事,在《v字仇殺隊》中,是一個因同性戀而受到政治迫害的女演員,在牢獄中寫在廁紙上的一篇自傳。最終故事的女主角死在了生化實驗室裡,她把自己的故事藏在了老鼠洞裡,讓發現它的男女主角從中獲得了新生。 直到現在,潼恩仍然記得那段自傳最後的話——我不知道你是誰,也未曾與你共度時光,共享歡笑淚水或親吻,可我卻愛你,全心全意地愛你。 《鹽沼》這個名字,也是那位女演員主演的一部電影。而現在編劇將這個故事單獨拿了出來,經由改編,放在了現實的六十年代的美國。用這麼兩個平凡卻美麗的女人的遭遇,反映了社會對同性戀的各種態度。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