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1 / 1)

小說:蜀錦人家+番外 作者:樁樁

&ldo;太太的心思真細。&rdo;回味著楊石氏的話,季英英明白了。楊石氏也擔心今年鬥錦奪回錦王,讓趙家沒臉。季家在三道堰日子難過。換成楊靜淵,他一定不會收這份禮。季英英想起他隨意點的三道菜,還口口聲聲精打細算過日子,就忍不住想笑。她擔心孃家的處境,決定收下楊石氏的好意。她吩咐湘兒找出給楊石氏繡的抹額送去,刻意叮囑湘兒一定要告訴楊石氏:&ldo;……繡活做的還能入眼,裁衣做鞋的手藝就趕不上太太了。三郎君回來的時侯,腳上穿的都是太太做的鞋。&rdo;上回給楊靜淵送衣裳,楊石氏拿了兩雙鞋來。季英英包了她送的鞋,自己的留下了。楊靜淵回來時腳上就穿著楊石氏做的鞋。那晚他離開,季英英才告訴他實情,故意拿話擠兌他:&ldo;你不想穿太太做的鞋,脫著光腳回去唄。這會兒可買不到鞋換了。&rdo;楊靜淵捱到天都快黑了才離開,又不想告訴季英英他去桑十四家住一晚,南詔起兵九月中旬,楊家在南邊的田莊上來了人,傳來訊息說南詔起兵了。季英英第一時間想起了晟豐澤。現在她才明白晟豐澤從前說裡的意思。南詔覬覦著蜀中錦業,晟豐澤四處收羅染絲秘技織錦方法。在他看來,這是在用和平的手段令南詔繁榮。也許耗日持久,南詔等不及了。最後一次見他,他曾委婉勸季英英陪同季氏回長安。如今回想,他是希望她離開益州府。因為這裡將變成戰場。季英英想了一遍又一遍,都能肯定自己絕對沒有誤解晟豐澤話裡的意思。南詔將攻打益州,這個認知讓她坐立不安。她吩咐香油去城中茶樓酒肆打聽訊息,又讓季福帶了房契回三道堰,務必讓母親與哥嫂先搬進城來。不管怎樣,益州是大城,城中是節度府所在,有駐軍保護。三道堰連道城牆都沒有。她轉身去了白鷺堂。楊靜山兄弟和兩位少奶奶都在。季英英進去時,正聽到楊靜山在說南邊的戰事。她心裡暗鬆了口氣,只要有準備就好。&ldo;我已經令櫃上再高價收夏蠶絲。南詔發兵,明年的春蠶絲定會受影響。有了充足的絲,再等下個月鬥錦賽奪回錦王,明年楊家在錦業上的收成一定能再增三成……&rdo;楊靜山兄弟看不出半點對戰事的憂慮,反而有一種興奮之意。楊大奶奶和楊二奶奶都笑著附和,廳堂裡竟一片喜色。季英英越聽越不對勁。難道她是在杞人憂天?她趁著談話告一段落cha嘴道:&ldo;南詔攻打益州城怎麼辦?&rdo;堂上眾人詫異地看著她。楊大奶奶眼裡閃過一絲輕視,用手帕掩嘴笑道:&ldo;弟妹從小在三道堰長大,不懂也是應該的。&rdo;又來了。季英英垂下了眼簾,免得讓陳氏看到自己的眼神:&ldo;我最遠就只到過益州城,見識淺薄,還望大嫂教教我。&rdo;看到她做低伏小的模樣,楊大奶奶嘴角微翹:&ldo;那南詔不過依附我大唐的小國罷了。國主是天子親封的雲南王,彈丸之地的藩王罷了。異族就是異族,從貞觀年間到天寶年間,南詔起兵反唐,都落了個歲貢來朝求永世交好的下場。不出月餘,南方必有捷報傳來,被西川軍大敗於邊境。&rdo;晟豐澤不止一次來益州府,早把這裡的地形要害駐軍情況掌握得差不多了。不打益州城,他何必頻繁跑來呢?季英英心裡擔憂,反問道:&ldo;萬一這次南詔早有準備呢?如果西川軍敗了……&rdo;&ldo;英英。&rdo;楊石氏聽她連西川軍敗給南詔的話也毫無顧慮的說出口,忍不住喝止了她,&ldo;軍政要事,不是內宅婦人能議論的。&rdo;季英英低下了頭,嚅囁道:&ldo;我只是覺得有所準備的好。&rdo;廳堂中年紀最小的二奶奶也比她大十來歲。她還是個小娘子呢,難怪她會害怕擔憂。楊石氏緩和了語氣安慰道:&ldo;劍南西川道下轄數個州府,益州府位於蜀中腹地,離邊境還隔著上千里路呢。石參軍已經遞了訊息來,南詔不外是起兵做做樣子罷了,多半是想要勒索朝廷減免歲貢。&rdo;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