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侯爺以頭蹌地,額頭撞出一片青紫來:懇請皇上念在與皇后娘娘結髮夫妻的份上,寬恕娘娘這一回吧。住口!皇后口口聲聲道你清河崔氏丟不起這個臉!她還是當自己是隴西李氏的皇后嗎!念著清河崔氏,朕送她回去做她清河崔氏的姑娘可好?高宗難得在金鑾殿上發怒了。送皇后回清河崔家?這,這是想要廢后嗎?大臣們嚇了一跳,紛紛下跪:皇上息怒!朕如何處置皇后是朕之家事,難不成朕的家務事還要你們來指手劃腳?朕看你們三位宰相老糊塗了!即日起三省六部四品以上官員可殿議門下六部之事,幫著你們分擔些政事吧!高宗突然頒出了這道旨意。這,這不是擺明了要分走宰相的權力嗎?三位宰相面面相覷。頻頻用眼色示意門下親信官員反駁皇帝的旨意。皇上英明!朝臣中尉遲寶林突然站了出來,帶頭應和皇帝的話。一班四品五品的三省六部官員面露喜色。以往議政,最終都由宰相拍板決定。如今能在朝上殿議,若得了皇帝青睞,將來就不愁沒有出頭之日。當即跟著站了出來三呼萬歲。念在皇后是為了皇家的尊嚴體面才出言頂撞朕,能思過悔改便罷了。此事皆由崔杜兩家賜婚引起。奉靈結陰婚有違天和,杜家既然不願,開國侯府不得勉強。先有皇后賜婚,兩家又締結了婚書。傳朕旨意,令杜二姑娘不必嫁入崔家,著其前往翠華山老君庵帶髮修行一年,替開國侯長子誦經超度。一年後婚嫁與崔家無關。著大理寺加快查辦崔孟冬溺水一案,不得有誤!眾卿還有異議否?皇帝話峰一轉,裁決了此事。皇上聖明!以尉遲寶林為首的臣子們率先拜服。皇帝重拿輕放,饒過了皇后。三位宰相和崔侯爺都鬆了口氣。令四品部屬官員同時處理事務,擺明了要打破宰相們三省六部一言堂的權利。這一舉措得到了出身寒門的低階年輕大臣們興高彩烈的擁護。卻讓三位宰相心裡蒙上了一層陰霾。崔家和杜家的婚事和皇帝要分掉自己的權力相比,老臣們更看重後者。心裡只憂慮著皇帝下一步還會不會分走更多的權利。一時間竟顧不得管崔家的事了。皇帝心情分外舒暢。當皇帝兩三年了,就沒像今天這般威風過。他朝尉遲寶林投過去滿意的一眼,心裡感慨著,自己親自提拔起來的人就是不一樣啊。瞧那班老臣們,怎的不去學學人家尉遲老國公。人家十餘年不出家門,不上金殿,多懂事啊。也不枉自己提拔重用他兒子。帶髮修行,為兒子誦經一年!崔侯爺怒火中燒,他可是死了個兒子!皇上!既然不收回旨意。臣府中修有家庵,能否改讓杜家姑娘入府誦經超度一年!一年之後,崔家禮送杜姑娘回府,絕不糾纏!求皇上念在臣的兒子頭七快過,身邊連個哭靈的人都沒有啊!崔侯爺老淚縱橫。皇帝愣了愣,心情舒暢之餘也不再拂了崔侯爺的意願:既如此,崔侯爺切善待杜家姑娘。崔侯爺生怕皇帝再變卦,連聲大呼:皇上仁厚,崔家感恩不盡!大殿外,杜燕綏的心起起落落。聽到皇帝最後的旨意,他嘴角忍不住泛起一抹笑來。翠華山是個好地方,就當燕婉去了靜養一年吧。陡然再聽到崔侯爺的請求,杜燕綏忍不住往殿裡看去一眼,皇帝的話已飄進了他耳中。杜燕綏深吸一口氣,手緊緊的握住了千牛刀的刀柄。一年,去崔家誦經一年,開國侯這是要要燕婉死!散了朝,崔侯爺出得金殿,看見玉階上站得筆直的杜燕綏,慡快的大笑三聲。笑完湊近了杜燕綏道:杜將軍放心,本侯會遵旨善待你妹妹的。杜燕綏面不改色,抱拳一禮:如此舍妹便託付給侯爺了。明日侯爺便來府中接舍妹過府吧。咦,這麼慡快?崔侯爺眼裡閃動著疑惑,又逼了一步:若本侯回府便要去接人呢?杜燕綏按了按腰刀吞口,雪亮的刀噌的彈出寸許。崔侯爺被刀身映的光芒晃花了眼,嚇了一跳:你要做什麼?杜燕綏輕輕將刀按了回去,溫言道:有一年時間,不差這一日,您說呢?崔侯爺被他的眼神逼視著,拂袖而去:有一年時間,不差這一日。咬牙切齒,聲音裡帶著無盡的怨毒。杜燕綏黯然的看著他離開。身體繃得筆直,等著大臣們散得幹盡,這才禁軍們一起回了大營換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