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頁(1 / 1)

兵部尚書嚇得跪了下來:皇上息怒,臣不知情。或是,或是青壯衝鋒在前,是以都留得老弱。不知情……高宗念著這三字,指著下方一名校尉問道,朕問你,你今年多少歲了?那校尉頭髮都花白了,跪地回稟道:卑職五十有八!高宗再一一點過去,年齡最大的五十九,最小的十六歲。四十來人裡二十到四十五歲的壯男居然一個都沒有。再一問,那校尉就哭了起來:……都是老弱。有一個六十歲了,眼見著不用再服役了,結果被點了去,生生凍死在婺州。高宗一下子明白杜燕綏的用意了。出發時兵部就使壞給了五百名老弱。這時候這些活著的人就是人證。且有功勞薄可以查。他回頭衝著兵部尚書一笑:尚書大人不知情,著御史臺與大理寺查,是誰給的兵?給些老弱士兵,莫不是與叛賊勾結著,盼著朕平叛失利,好奪了大唐江山篡位改朝?!這下罪名大了。謀反是十惡之首。百宮噤言。高宗雙手負在身後,覺得正月底的空氣端的清慡無比,心情從來沒有過的痛快:杜燕綏家學淵源,平叛有功,賜其襲蔡國公爵。韋相王相一驚,紛紛出列反對:不過是江南平息了小股刁民叛亂。皇上就賜一品國公爵,這叫西邊北邊抵禦外敵的將軍們怎麼好封賞?意思是一來就賞了個一品國公爵,再有大的戰役,再往上就只能封異姓王了。理由是站得住腳,高宗心裡早有算計:杜燕綏母親病逝,仍忠君帶兵平叛。蔡國公爵是先帝賜給杜如晦的。一品國公爵本來就是世襲。先帝削了他父親的爵位是他父親有過。今杜燕綏有功,朕把國公爵還給他又如何?臣謝主隆恩!家母病逝,臣請旨丁憂!杜燕綏跪下謝恩。韋相王相反對,是怕杜燕綏得了國公爵上朝,殿前又多一個反對他們的聲音。此時聽到君臣對話,就愣了。國公是勳爵,沒有實職。皇帝不賞杜燕綏別的職位,是因著杜燕綏馬上要丁憂,守三年大孝。三年不能上朝,自己還反對什麼?這樣一想,也覺得皇帝不過是給了杜家面子。總不能讓人家打勝了回來,賞二十兩銀子吧?於是偃旗息鼓。高宗親手扶了杜燕綏起來,溫和的說道:朕準了。不過,若國家有難,朕可是要奪情請蔡國公出山的。杜燕綏馬上接道:為皇上效力,臣萬死不辭。大臣家中死了長輩,丁憂三年。皇帝不肯放長大假挽留其在職,叫奪情。韋相王相等人微眯了眼,心知皇帝留了活口話,心頭暗暗警惕著。班師回朝,皇帝解了氣,牽出了吏部與兵部的麻煩,想必將來皇帝要提拔哪個官員,吏部的阻力就小了。要調兵,兵部也弱了。杜燕綏拿回了國公爵,杜國公府實至名歸。君臣二人都滿意了。出了皇宮,杜燕綏就看到黑七和饅頭騎著馬,站在宮門前等他。兩人腰間結著孝帶,饅頭手裡捧著件孝衣。杜燕綏心裡一酸,拿過孝衣穿好,翻身上了馬,輕聲說道:回家!☆、憤怒憤怒國公府正門大開,所有人都安靜的等待著。岑三娘陪著老夫人坐在偏廂,從逢春手裡接了熱茶送過去:宮裡頭要述職恐怕要等些時候。祖母先在炕上歪會。黑七和饅頭已經去宮門外接他了。等出宮的信傳回來,我再來請您。我哪裡睡得著。杜老夫人拉著岑三娘坐在炕沿,斟酌著和聲說道,燕綏受傷,武昭儀遣了丹華姑娘一路侍候著。你別往心裡去。燕綏帶傷又帶著孝,他斷不會在這個時候納妾的。岑三娘滿眼震驚:祖母,我就沒想過什麼妾不妾的事……祖母明白。杜老夫人溫和的拍了拍她的她,輕嘆道,這節骨眼上,燕綏怎會有心思納妾。你放心吧,祖母也不會答應的。你想答應我還不幹呢。岑三娘被杜老夫人幾句話攪得坐立不安。杜家人丁少,杜老夫人再疼自己,她心裡巴不得杜燕綏是配種的公豬,圈裡溜達一圈,來年母豬出欄似的,最少一窩生三。岑三娘可以理解,卻無法忍受。如果她嫁杜燕綏的時候,他已經有了一群兒女,或者有了一群妾。她實在沒辦法只能面對現實,大不了隔絕了心,儘量把日子過舒坦就行。可是她和杜燕綏就像後世所有的小夫妻一樣,明明白白的兩個人,突然硬生生的要擠進來各種女人,叫她怎麼受得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