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頁(1 / 1)

這些人原來都是太宗皇帝的天策軍啊!怪不得和府裡的侍衛們不一樣。岑三娘好奇的看著這群人。目光突然看到隊伍後面站著的丹華。她穿件了淡綠色的衣裙,腰間同樣繫著白色的孝帶,梳了個螺髻,不沾半點脂粉,默默的站在一旁。丹華怎麼會和親衛們一同回來?她不是在宮裡嗎?岑三娘疑惑的想。難不成她一直跟在杜燕綏身邊?怎麼也沒見親衛們回府時說起過?岑三娘越想越不對勁。荊楚看了眼棺材,沉聲說道:孫少爺吩咐,一定要把杜知恩送回府中。知恩?杜老夫人失聲驚詫著。轉頭一看尹媽媽,她已經撲了過去,扒在棺材上哭了起來:知恩哪,知恩哪!娘!杜惜福再也忍不住,跪到在棺材前哭道,兒子不孝,一直瞞著你。知恩,知恩……他是戰死的,他沒白活一世,您節哀吧!尹媽媽轉身就打他:你瞞的我好苦,你這個不孝子!杜惜福由著她打,尹媽媽打了幾下,撲在他懷裡放聲大哭。想著府裡最難的日子尹媽媽和兩人兒子忠心耿耿上下打點,杜老夫人是看著杜知恩長大的,心裡頭當自己親兒子似的,忍不住心頭一酸也落下淚來:三娘,去,你去扶了尹媽媽起身。岑三娘趕緊上前,攙起尹媽媽,也不知怎麼勸慰。尹媽媽哭了會卻擦了淚道:奴婢沒事。奴婢……見總是沒有他的訊息,心裡頭早就有了底。說完又淌淚不止。岑三娘目光掃過地上那一排排骨灰盒子,只有一個念頭,這輩子都不要杜燕綏再上戰場了。她輕聲叫了兩個丫頭扶了尹媽媽去歇著。見杜惜福跪在棺前落淚,又上前勸他:擇個好日子,讓他入土為安吧。杜惜福轉身朝她和杜老夫人磕頭:孫少爺能千里迢迢帶回知恩的屍首,惜福替他叩謝主人仁慈了!荊楚看了眼地上的骨灰匣子,心裡也酸楚起來。打起仗來,死了這麼多親衛都只能燒了帶捧骨灰。能帶回杜知恩的屍體,孫少爺對他們一家也是報恩之舉。他上前扶起杜惜福道:杜知恩去的快,沒有痛苦。杜惜福抹了淚,心裡又寬慰不少。親衛們起身後自覺的站到了旁邊。這時丹華才娉婷的上前,盈盈拜倒:奴婢丹華,向老夫人少夫人請安。杜老夫人也納悶了,目光飄向荊楚。回稟老夫人,孫少爺受了點傷,一路多虧丹華姑娘照顧。孫少爺進宮覆命,囑丹華姑娘隨我等回府。荊楚趕緊回道。稟老夫人少夫人。自打聽說少爺受了傷,昭儀娘娘就遣奴婢前去侍候。奴婢以後就是國公府的人了。丹華恭謹的說道。什麼意思?武昭儀要安個眼線進府?岑三娘一時還不知道丹華和杜燕綏之間的糾葛,只顧著轉心眼去了。杜老夫人心頭詫異,面上也不顯:既如此,你便留下吧。是!丹華磕頭起身,規矩的站到了奴婢們旁邊。府裡靜悄悄的,就等著杜燕綏從宮裡回來祭靈。☆、雙贏雙贏今上繼位以來,第一次在國內爆發了大規模的謀反。挑頭的是個貌美如花的女匪首,居然還自稱為文佳皇帝。平叛的是才滿二十歲的年輕將軍,蔡國公的嫡孫。美女俊男,將軍和女匪首。謀反與平叛。這些詞極大的刺激了長安百姓們的心,湧上街頭,要瞧一瞧杜燕綏長什麼模樣。茶館酒肆的說書先生們在茶客酒徒們等待的時候已經卷動三寸不爛之舌,開始了八卦事業。羽林軍攔出一條寬敞空曠的大道。身後是翹首以盼的長安百姓。人頭攢動,伸長了脖子候著。來了!來了!站在城門樓最近的百姓不知是誰喊了一嗓子,人群就朝前擠,逼得羽林衛們橫起了長槍,衙役cao起了鞭子在空中揮出啪啪的響聲才又壓了回去。有年長的得意的洋洋的顯擺:先帝爺那陣班師回朝的時候,天策軍黑衣紅甲,手持銀槍,挎腰刀負長弓。個個英武。隊伍一停,那馬跟能聽得懂人話似的,蹄子絕不會往前多踏一步。前面的隊伍在宮門前喝吾皇萬歲,那聲音一浪接一浪的傳,震得看熱鬧的百姓耳朵都麻了,端是威武之極……話說著,城門樓裡得得傳來馬蹄聲。陰暗的城門樓洞先出來一人。騎著匹高大的白馬,著一身明光鎧,黑白相間,手提一枝紅櫻長槍,腰跨寶臉,鞍旁掛著長弓箭囊。頭盔下一張清癯的臉,鳳眼凜洌,往四周一掃,唇角慢慢的上揚,露出一抹似有似無的笑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