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三娘幾乎是拼了性命把她接回來。她說什麼杜燕婉都只有點頭的份。回頭就找了織造房的王媽媽商量。點人頭,算布料,需要採買哪一種,都親力親為。有事做了,精神漸漸好起來,心情也開朗不少。晚間一起吃飯的時候,還在動腦筋:……最厚實的葛麻做兩身夾衫,還是薄啊。這時候還沒有棉花,冬衣都用厚重的麻布做。貴人們都穿大毛衣裳,用羊毛捻線織襪子。下人們就只能多穿幾件禦寒。岑三娘就問她:市面上什麼皮毛最便宜?杜燕婉來了精神,細細說給她聽:羊羔皮又便宜又好,可咱們家現在沒那麼多銀子給下人買來做衣裳。兔皮呢?岑三娘問她。杜燕婉搖頭:兔皮硝制起來和羊皮一樣費時,還小,且掉毛。而且數量不多。岑三娘一拍腦袋覺得自個兒傻了,這個時候是沒有羽絨服羽絨被的,多好的商機啊。給她出主意:養鴨子的人比養兔子的多。鴨子出欄之前都有絨毛。鴨絨洗淨曬乾塞進兩層夾衣裡,最為保暖。真的?杜燕婉從來沒聽說過。岑三娘漫不經心的說道:多找些養鴨的商戶,讓他們宰殺前收好了。有多少咱們家收多少。從前都是浪費掉的,如今還能賣錢。積少成多,將來沒準兒還是一門來錢的生意。等你收夠了,我們再來研究。杜燕婉聽得雙眼明亮,使勁的點頭。她走後,杜老夫人握著岑三孃的手直樂:三娘,你真會想法子。岑三娘抿了嘴笑。她希望真能做成。這門生意可比做頭花什麼的要獨家。轉眼就到了臘八節。這日廚子們頭一天晚上就開始忙活。將揀好剝好的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花生等物和泡好的糯米下鍋開煮,幾個灶頭同時支著大鍋。一直熬到臘八清晨,才算熬好。裝了食盒,打發人給李家,岑家,尉遲家還有大房二房送了。府裡每個下人都分到了一大碗香濃滾熱的臘八粥。岑三娘單獨裝了個食盒,讓夏初給黑七送去。夏初回來的時候嘴撅的老高,氣呼呼的抱怨:真是個捂不熱的石頭!少夫人好心好意單獨給他送粥,他就一句,&lso;放下吧&rso;!連聲謝都不說!氣死我了!少夫人,我不要給他做冬衣!岑三娘想起黑七堅持讓馬車在宮門前等自己,早就習慣了他的脾氣,不以為忤的笑道:那你裁了,我給fèng好,不算你做的,行麼?夏初呆了呆,悶悶不樂的低下了頭:您身子才好,又想給姑爺趕製衣裳,哪有空給他做。奴婢做吧。岑三娘心中一動,想著黑七因為杜燕綏年近三十了一直沒成親。能給他尋個媳婦兒也好啊。可惜她屋裡的丫頭們都還小,想湊對也得看丫頭們是否樂意。她不會憑著自己的心意給丫頭們指人,就把念頭壓了下去。辰時才過,宮裡就來了人。因杜燕綏在江南平叛。皇帝早早的就賞了粥來。皇后連面子工夫都懶得做,沒有賞粥。倒是岑美人是親戚,送了粥來。丹華則帶著武昭儀的賞賜如約而至。杜燕婉格外給丹華封了厚厚的賞銀。岑三孃親自去裝了食盒,將它送到了丹華手裡:也請娘娘嚐嚐府裡的臘八粥。她的眼神落在食盒上。丹華心領神會,笑吟吟的接了:杜夫人放心,奴婢一定親手交給娘娘。武昭儀要做什麼,岑三娘心裡有幾分猜測。但武昭儀不說,她更不會去打聽。腦子裡突想起武昭儀的原話:本宮記得你做的人偶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她心頭跳了跳。她記得在隆州做過一次。做了自己,百糙,許氏,還有岑知林。在洪州做過一回。盪鞦韆的自己,百糙,滕王還有空青。武昭儀在滕王處看到過?愛不釋手是人是她自己還是滕王?岑三娘這會覺得留著那些東西不是件好事。滕王有分寸,她不用太擔心。她擔心的是岑知林。想到這裡,岑三娘起身叫阿秋去叫了阿富來。昔日跟在岑知林身邊的小跟班已長成了少年。虎頭虎腦的。阿富,我出嫁的時候,九少爺把你們一家三口暫時借給我使。如今杜家下人夠多,日子也理順了。你們一家去嵩山侍候九少爺吧。岑三娘拿了二百兩銀子給他們做盤纏,又備了許多土儀。阿富在杜家一直在門房做小廝,聽到岑三娘放了他一家去找岑知林,樂得直點頭:少夫人放心。阿爹趕車穩妥得很,一定會平安到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