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頁(1 / 1)

尹媽媽也記起來了:&ldo;是,那時候老國公生了場病,您去做來著。那時候水月庵主身邊的大徒弟就叫靜言來著。&rdo;二老太爺道:&ldo;三郎媳婦也沒料到那長壽果會被九郎媳婦一下子吃了兩枚。她也是好心。聽說水月庵的有用,就巴巴的來告訴了我。我叫人去打聽了下。水月庵香火鼎盛,環境幽雅。如果做三天,水月庵會關閉庵門,只接待一家。也不虞有外人衝撞了九郎媳婦。再多派些人護著。能讓九郎媳婦安心的養胎,也是件好事。&rdo;&ldo;二伯,咱們是一家人。您也不用歉疚。我已經罰了三娘身邊的丫頭。如果不是她們沒勸著,也不會有這場風波。三郎和燕綏是堂兄弟,只有親近的份,哪裡會因此小事就記恨呢。這事我得問問劉太醫,看三娘是否能出府去。&rdo;杜老夫人微笑著說道。二老太爺就放了心,露出了笑容:&ldo;我也只是來說個法子。用不用,您拿主意。&rdo;晚上繼續☆、圈套圈套水月庵在城南,佔地有二十來畝。庵堂前面供奉送子觀音的地方並不大,只得一進院落。後院佔去了四分之三的地方,極寬闊。前庵主是人心思通透的,花心思把個後院整治了一番。侍弄成了冬能賞梅,夏日清幽的好去處。且不說有著百年樹齡的幾株高大青松四季常青,引了曲江活水進來,彎彎曲曲盤了處淺淺的池塘。又運了些玲瓏石依水建了假山,修了亭臺,錯落著種著十來株虯勁的老寒梅。更有幾畝地全種了竹。湊齊了歲寒三友。這青松下,梅林中,竹林裡又分別修了數間小院。豪門權貴的年輕女郎能成群出城騎馬狩獵。出嫁的夫人們在府中花園裡宴請煩了,想找個清靜地方散散心。或想單獨見個什麼人,不方便去酒肆,就約了在水月庵碰頭。素齋一席就能收二十兩銀子,加上常年的香油供奉,水月庵倒也不愁庵產不豐了。大唐佛法道教都極受推崇。水月庵的師傅們心懷憐憫之心,對窮苦人家施藥施粥派發手抄經文,不取分文。待豪門貴婦禮敬有加,齋菜又做的好。得了眾口稱讚,水月庵的香火越發鼎盛。想讓水月庵閉門三日,不接待別的香客,那是極難的事情。聽得是為領帥平定西突厥的蔡國公夫人誦經安胎。主持靜心師太唸了聲阿彌陀佛道:&ldo;蔡國公為保邊疆殺敵,造福邊疆百姓於國有功。為他的夫人誦經祈福,消了國公爺帶來的殺戮是功德一件。我佛慈悲。&rdo;算了黃道吉日寫了貼子送到了國公府。頭一天,方媽媽就帶著丫頭婆子進了水月庵。水月庵三套精舍。方媽媽嫌青松居離前面近了,吵鬧。挑剔梅舍靠水,蚊蟲多。最後選中了最清靜的竹舍。抬了箱籠背褥,自家夫人慣用的傢什擺設,悉心的鋪設起來。連水月庵的廚房都進去轉了兩圈,親自把三天的選單擬了,食材也讓府裡單獨送來。靜心師太瞅著國公府打前戰的丫頭婆子就是十二人,心裡盤算著要管多少人的飯食,少不得還要提醒方媽媽兩句:&ldo;庵堂只待女客,少夫人的侍衛們不能進庵堂的。&rdo;方媽媽笑道:&ldo;我們國公府自然不會壞了貴庵的的規矩。庵裡都是女師傅,侍衛們五大三粗的自然是不能進的。不過,我家少夫人來做,不能帶侍衛進庵,庵主自當保護我家少夫人的安全。若有個意外,嘿嘿,貴庵就等著皇上降罪吧!&rdo;靜心師太聽著前頭的話面露微笑,末了也收了那起世外高人的作派,有些惶恐不安。心想萬一出個什麼事,倒真抗不住國公府的怒火。方媽媽敲打夠了,就掏出一千兩銀子捐香油錢。出手豪綽,又讓靜心師太喜出望外。打起精神,將庵裡的女尼分了班,輪班後院巡邏。八月酷暑,出行宜早。天矇矇亮的時候,國公府外已排好了出行的車轎侍衛。等到岑三娘上了馬車,才小心的護持著浩浩蕩蕩的離開。水月庵前已用淨水清潔了地面,靜心師太帶著庵裡的女尼在門口侯著。&ldo;少夫人,您當心。&rdo;此時天已經大亮,水月庵四周的鋪子攤點都開了張,好事的百姓瞅著國公府的隊伍到來,議論著水月庵閉庵三日為蔡國公夫人做的事情。岑三娘挽了牡丹高髻,穿著一襲淡青色的對襟大袖衫,髻間只得幾枚銀飾與珍珠頭面。她瞧上去精神不太好,加上素淡的裝扮,一張臉蒼白憔悴不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