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突厥內部誰做可汗,大唐不是十分介意。臣服於我就行了。然而賀魯自封為可汗之後,瞧不起年輕的高宗,野心膨脹,做臣子還是當大王中選擇了後者。賀魯了反,西突厥就成了掐住絲綢之路的黑手。想要確保絲綢之路的暢通,想要西邊的胡人們溫柔的在糙原戈壁上放羊,想把這一大片土地納入帝王的江山,想要確保中土的穩定繁榮,西突厥必打無疑。戰報三日一送。驛站送到長安最近一封,已經是半個月前的事了。唐軍兵分兩路。一路從回紇兄弟的地盤從北往南攻。一路從蔥嶺從南往北打。北面有一萬驍勇的回紇騎兵相援,唐軍主力也在這一方。南邊這一路有點慘,背後是態度曖昧的吐蕃。仗打著,西突厥各部也採取了分而化之的懷柔手段。願意投降歸附唐軍的,大唐給錢給糧,還打算封幾個貴女去聯聯姻。死心踏地從了賀魯的,揍死不包賠。總之能用最少的傷亡打下這一大片暴動的土地方為上策。杜燕綏最近寫來的密摺上說了這麼一件事。西突厥被賀魯擠下臺的可汗之子達度要報仇。打仗也是個猛的,就在今年七月聯合另一支部落把賀魯打得落花流水。只要朝廷招安,正兒八經的讓達度子襲父業,封他為西突厥可汗。沒經過朝廷賜封的賀魯名不正言不順。唐軍在新可汗的幫助下打敗賀魯事半功倍。未開化的胡人很好胡弄啊。賜個可汗,就得了三分之一的部落投誠,何樂而不為?就算高宗不希望杜燕綏被武氏招攬,也架不住誘惑。大臣們也相當贊成。高宗當即就下旨,遣了豐州都督元禮臣前去封前可汗的兒子達度為西突厥新可汗。當然,唐軍和賀魯的仗不能停,照打不誤。放在早朝上議的事是保不住秘密的。杜燕綏的家書終於和這封密摺同時送到了國公府。家書,哪怕是主帥的家書,為了不洩露軍機,厚厚的一疊書信寫的幾乎西域的風景氣侯迥異的吃食還有杜燕綏的心情。筆墨濃淡不宜,字跡或端正或潦糙。像一本厚厚的日記。岑三娘讀給杜老夫人聽,信裡沒有一句我愛你,親吻你這樣的話,可她卻覺得像是聽到他在耳邊和自己說話,那種濃濃的繾綣沉浸在字裡行間,揮之不去。他最後一紙信箋上說:&ldo;糙原最美的夏季就快過去了,很快,秋風會吹黃青糙,夜裡比長安冷,大概是糙原戈壁上看不到萬家燈火的緣故。&rdo;岑三娘知道,他想家了,想她了。萬里之遙的伊梨河畔,寒冷的風已颳了起來。杜燕綏遠眺著長安的方向,惆悵的想,十月的秋,正是樂遊原登高聚會,遊興最盛的時候。那一年秋天的樂遊原,他陪著妹妹和杜家的姑娘們去樂遊原。用杜燕綏的身份見到了回到李家的岑三娘。饅頭牽著兩匹馬跟在他身後,幾個月下來被高原的太陽曬成了黑饅頭,一說話就露出潔白耀眼的牙:&ldo;孫少爺,您說達度接受了皇上的賜封,咱們是不是就能早點回家了?&rdo;&ldo;賀魯不會讓欽差輕易見到達度。探子回來了沒?&rdo;杜燕綏收拾起情緒,淡淡的問道。饅頭搖了搖頭,突然說出一句讓杜燕綏失笑的話來:&ldo;不知道阿秋懷上沒有……&rdo;杜燕綏調侃道:&ldo;想生兒子?這一路熱情的胡姬奔你去了又不少!&rdo;&ldo;我的爺!這話可不能亂說!歸降部落獻來的美人兒我一指頭都沒碰過。回家叫阿秋聽見您這麼說,我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rdo;饅頭急的梗起了脖子。她的丫頭怎麼和她一個性子。杜燕綏莞爾一笑,從他手裡接過韁繩,翻身上了馬:&ldo;回去。&rdo;剛回大帳,探子就回來了:&ldo;報!欽差明天中午能到碎葉城!&rdo;杜燕綏精神一振,叫來了眾將領。&ldo;現在拔營出發,天明前咱們就能趕到碎葉城。賀魯肯定會破壞達度受封,勢必會親自帶兵阻攔。如果能出意不意,殺了賀魯,群龍無首,西突厥各部必成一盤散沙。&rdo;杜燕綏簡單的說明了自己的意圖。&ldo;將軍,我們只是先鋒探營,三千人馬不足以和賀魯對抗!您只是前來巡營的!&rdo;主管探營的王將軍冷冷的說道。不是自己的人終究帶不熟啊!杜燕綏也冷了臉:&ldo;我是前來巡營的,但我也是徵西主帥。不服軍令,我現在就能砍了你的人頭祭旗。&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