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1 / 1)

&ldo;是。&rdo;吳媽媽應了。廚房的花銷是大頭,岑三娘不能放手。把廚房單列出去之後,正氣堂也說明讓尹媽媽單獨管理。繡房新買了四名繡娘,岑三娘看了看,點了一名面相和善的王媽媽做管事的。外院仍讓杜惜福做了總管。迎來送往,打點回事。侍衛班,車馬處,門房,只要對外事宜,都歸了他管。基本上沒有削減他的權力,還能讓他更專心處理對外的事宜。這樣一來,岑三娘就放心提了方媽媽做內務總管事媽媽。方媽媽本來管著岑三娘院子。院子裡有四個丫頭幫忙,岑三娘住著,出不了什麼事。又點了四個粗使丫頭到自己院子裡來做粗活。方媽媽多出來的任務只有兩處。一是進入內院的二門和後門的守門婆子和負責跑腿報訊的小丫頭。二是分配完之後幾十名做粗活的丫頭。要負責前院和內院的灑掃清潔,洗衣裳等活。安排之後,國公府的管理變得簡單明瞭,井井有條。沒有出現岑三娘想象中的刺頭兒,也沒有出頭鳥給她教訓。她頗有些遺憾。杜惜福此時才覺得自己小看了岑三娘。隱隱對國公府的將來有盼頭。&ldo;……各司其職,外男不得入二門。有事需得二門媽媽們通傳。每天巳時正,各處主管和管事媽媽來議事廳碰頭。議事廳外會設一個信箱。所有人如有意見和建議,都可以寫了匿名投進去。不用擔心無法面見,也不用擔心被別人知道。鑰匙只有我才有。接了投訴,我自然會查證落實。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對出現的問題置之不理。&rdo;岑三娘示意,方媽媽抱起準備好的一個木箱,親自釘在了牆上。這一招倒是新鮮。院子裡眾人都興致勃勃望著那個信箱。岑三娘從方媽媽手裡收了鑰匙,當著眾人的面收進了腰間掛著的荷包裡。她想起了武媚娘當了皇帝后在全國設定的告密箱,就出了這個主意。只不過武氏的告密箱因此催生了誣告陷害,還培養出唐代有名的酷吏來俊臣之流。這個人也許很多人記不住他的名字,但說起那個著名的請君入甕的故事,就知道他是怎樣的逼供好手了。岑三娘覺得,國公府不比管理一個王國。人少,相對簡單。方法得當,自己處事公正,反而有益處。該安排的都安排了。接下來該打個總結了。她站起身朝院子裡的人行了一禮,驚得眾人躬身的躬身,回福禮的忙個手忙腳亂。岑三娘臉上揚起了明朗的笑容,煽動式做激情總結髮言:&ldo;這裡有國公府的老人,也有新進府的人。這一禮是三娘謝各位把國公府當成自己的家,盡力盡力,不離不棄。你們不負國公府,國公府也絕不會虧待你們。&rdo;一席話說完,場裡靜的連針落地都能聽到。岑三娘不安的想,自己是不是做過頭了?還是一直襬主子的譜比較好?突然聽到一個侍衛聲音洪亮的喊道:&ldo;少夫人若有吩咐,小人萬死不辭!&rdo;卟通就跪了,正正經經的朝她磕了個頭。瞬息間,院子裡就跪了一地。杜惜福微笑著想,孫少爺娶了個賢慧的夫人。國公府真有希望了。他掀袍和眾人一起跪了,認真的向岑三娘磕了個頭。&ldo;都起來吧。&rdo;岑三娘聽到自己的聲音有些顫抖。她突然有些理解杜燕綏身上揹負的東西了。除去新買來的下人,那些國公府原有的侍衛和僕人都陪著國公府渡過了最清冷的歲月。受了自己一禮,就能感動的高呼萬死不辭。看來古有忠僕,的確不假。只是經過奶孃與百糙一事後,感動歸感動,岑三娘仍選擇這種關係處理成融洽的上下級關係。請起眾人後,她微笑道:&ldo;杜總管,侍衛長,兩位賬房先生和繡房的王媽媽留下,其餘人都散了吧。阿秋夏初,備茶。&rdo;方媽媽大手一揮,領著幾十名新下屬去了。這廂岑三娘請了眾人坐下。阿秋拿了賣地板和魚得的一千多兩銀子,讓賬房記了公賬。岑三娘就開口說道:&ldo;當務之急是添置春夏時的衣裳。侍衛長你回去統計下,該做的武士服有多少套,回頭王媽媽領人去量尺寸。先做兩位賬房先生的,然後是外院侍衛門房們的,內院丫頭婆子稍候。統計好了,麻煩杜總管安排人去買了布匹。都要上好的細綿麻布。回頭把賬給我瞧了,領了對牌就去賬房支銀子。府裡開銷五十兩銀子以下,杜總管可以先行支取,記賬既可,無需報備。五十兩銀子以上,每天議事時報我知曉。&rdo;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