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1 / 1)

滕王不否認:&ldo;不枉跟在本王身邊九年,倒也清楚本王的佈置。&rdo;杜燕綏自嘲道:&ldo;王爺殺了我皇上還能說什麼?本來就是筆糊塗帳。只不過,我也惜命,並沒有引頸就戮的打算。哪怕隔壁有弩箭待發,逃命的法子還是有的。&rdo;&ldo;為什麼?&rdo;滕王問道。杜燕綏卻明白了他的意思,思緒回到了從前:&ldo;那年王爺初次見她,她才十三歲。雙親過世,寄人籬下。外祖父不聞不問,任她自生自滅。王爺為了應證袁大人的話,火上澆油,險些讓岑家為了幾萬兩銀子把她許給一個短命的結巴。那時王爺可曾對她有絲毫喜歡?洪州擄了她進別院軟禁著,她不過是王爺養著的一道護符。她的倔強不過是小貓撓癢癢,王爺閒時逗弄著的玩物。因著袁大人的那道批語,也許三娘對王爺而言是極特別的存在,許是有些與眾不同,王爺又動了幾分真心?&rdo;滕王冷冷說道:&ldo;你以為隨侍在本王身邊多年就能知曉本王心思?&rdo;杜燕綏心裡有個聲音輕聲在說,你傾心相許的女子,是大明宮三清殿裡的出塵真人。哪怕你恨著她,放了她,卻無法忘記她。杜燕綏沒有說出來,他知道了那個不能說出來的秘密。望著滕王俊美的臉,心裡泛起了淡淡的憐意。他靜靜的起身:&ldo;王爺,我只知道三孃的心思。她從來都不曾答允做你的姬妾。雖然現在王爺能許她正妃之位,但是您別忘了,她有位做著幽州大都督的舅舅。燕綏言盡於此,告辭。&rdo;&ldo;你呢?你對她又有幾分真心?&rdo;滕王玩味的看著杜燕綏。&ldo;隆州以厚禮說服刺史夫人保媒,是我做的。夜裡從岑參軍府擄了她到別院,也是我做的。從前我總是因著他人意願行事,如今我至少可以找回自己的姓氏。王爺你知道同病相憐這四字的含義麼?看著三娘隱忍著無奈著,就像當日的我。不過八歲,便揹著天策劍覲見先帝。我不知道情為何物,只要她肯跟著我,我會一生憐惜她保護她。王爺,你身邊從不缺女人。岑六娘肯為你傳信,丹華梳了婦人髮髻,想必還是跟了你。王妃眼中,岑三娘是特別的。特別到她不想讓你娶她。所以王爺偏要提親求娶。縱然你能許三娘正妃之位,縱你能為她散了所有姬妾,你真是為了她嗎?&rdo;杜燕綏背對著滕王,挺拔如竹。良久,身後傳來一聲謂嘆:&ldo;你見到出塵真人了?&rdo;杜燕綏沉默的拉開了房門。各人有各人的命,滕王堪憐,岑三娘又何其無辜?他能護的只有自己的家人,他沒有能力顧及滕王的感受。一隻茶杯哐當擦身而過摔在了地上。與隔壁房間相連的木牆轟然推倒,一排八人,手執弓箭對著杜燕綏。箭簇雪亮,寒意逼人。杜燕綏彷彿沒有看到,抬腳邁出了門檻,大步離去。丹華眼裡有淚,卻當他不存在,連一眼都不看他,只痴痴望向房中已背轉身的滕王。滕王猛的推開面前的窗戶,站在窗前久久不語。侍衛們無聲的退離,讓滕王獨自留在房中。他靜靜的站在窗前,直瞧到永安渠對面民居處出入數十名執刀男子,臉上終於有了一絲動容:&ldo;終究還有點良心。不枉本王饒你性命。&rdo;&ldo;我若不向她提親想再立王妃,皇上怎能安心迎她進宮?&rdo;他輕輕嘆了口氣,喃喃說道:&ldo;倒忘了她那個便宜舅舅李悠之了。李治啊李治,我何德何能讓你如此忌憚?修個別院被參了幾本了。看來本王日後還得變本加厲,多花銀子買安心哪。&rdo;滕王清俊的臉上浮現出難以言喻的落寞與悲傷。作者題外話:晚上木有更新了。這幾天有空就更,沒時間,大家都放假吧。中秋之後我出去旅行,大家好好過雙節。嫁妝賜婚的旨意下了之後,杜家與李家開始進行繁複的婚前禮儀。因是賜婚,納采問名納吉都是補走儀程。深秋雁南飛,初冬時節長安城郊已少見南飛的雁。杜家從南方擒得一雙活雁快馬送來,令李家大為欣喜。待到納徵送聘,杜家送來二十四臺聘禮。這是和李家商議好的。杜家送的聘禮多,李家發嫁必然花費更大。世俗如此,女子嫁妝會包含一些男方的聘禮。疼女兒的人家會悉數將聘禮全部併入嫁妝裡。岑三娘倒底只是外孫女。李老太爺將李氏的二十四嫁妝都給了她,再陪送了五千兩現銀。岑老太太帶信說岑家女兒出嫁都以五千兩銀子置辦嫁妝,因三娘在長安,於是將五千兩銀票送了過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