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1 / 1)

他的聲音再復變得溫柔,像是哄著畫中的美人兒,又像是在對自己說:&ldo;我把那枝釵又給了自怡。如果建成餘黨真的認出了那枝釵,從暗處浮出水面被今上一網打盡,她也算為我李家立下功勞。說不定今上還會賜下襄武郡王的爵位,也不枉我承襲了郡王府的香火。&rdo;&ldo;自怡的容貌與你極像,卻一派柔弱斯文,甚得我心。女子溫柔可人相夫持家才是本分。當年你若不是精通武藝與他征戰沙場,就不會被李建成引為知己。你再怎麼對他傾心,對他忠心,他可會為了你休棄鄭氏改立你為太子妃?你真傻啊!他是在利用你,可惜你至死都不曾明白。&rdo;李老太爺微笑著捲起畫軸,將它放進了書房的暗格。作者題外話:寫到這裡,主體事件的前因後果都清楚了。男主也該出場了。一年時光荏苒。轉眼間一年便過去了。空青消失了,就像他從來沒有出現過。滕王倒是有了訊息。他說岑三娘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送來一份厚禮給她壓驚。接了禮岑三娘還有些忐忑不安,但見滕王再無訊息漸漸就平靜了。滕王妃出家為女冠的事轟動了長安城。她在翠華山的老君庵出家為女冠,成為皇家女眷裡頭一個出家的。翠華山因風景秀美被僻為皇家林苑,倒也符合她的身份。岑三娘卻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武則天與楊玉環。不知道出家的滕王妃是否也會演澤一出換個身份回到宮中的戲碼。見她回了外祖父家,岑家並無異議,送年禮時給李家和岑三娘備了厚禮。李老太爺似乎忘記了岑家郎拐走李氏的事情,也備了回禮。逢年過節岑家二老爺與夫人囑人請岑三娘過府,李老太爺也並不阻擋。兩家姻親算是走動了起來。也有了岑四孃的訊息。她選秀之後沒有進宮,被賜了婚,公公是大名鼎鼎的尉遲恭。也來接岑三娘去玩過,能親眼見一眼歷史上的尉遲敬德,岑三娘又感慨了數日。這一年岑三娘過得提心吊膽,卻又平靜無比。岑三娘記得一年前到外祖家沒多久,李府就為她的十四歲生日擺了宴席,隆重將她介紹給了長安的親友與知交。一年過去,再過得一月,她就十五歲行及笄之禮了。也許是李氏早早過世的緣故,又或許是自己兩個兒子都極出息的緣故,李太夫人韋氏早沒了看李氏不順眼的心思,待岑三娘極客氣。每月只讓初一十五前去請安,別的時間,無事從不叫她。岑三娘樂得自在,也不主動討好。只是奶孃許氏吸取了李氏的教訓,覺得岑三娘應該多多討好太夫人,在親事上能多爭得幾分好處。她說的多了,也不見岑三娘有所改變,私下裡對著百糙長嗟短嘆,黯然抹淚。十六歲的百糙比原來多了幾分心眼,心知在岑三娘心目中已不再像原來那樣信任許氏,也不敢接話。她偶爾忍不住對岑三娘說道:&ldo;在李家比岑家自在許多,至少這裡的人都當三娘子是主子姑娘看待。&rdo;李家大爺駐守在幽州,膝下有兩子。兩個小表弟正是啟蒙的時候,與大夫人一起留在了京中。二爺李尚之還未成親。岑三娘雖是外孫女,卻是李家第三代唯一的姑娘。李老太爺寵愛孫小姐,二爺也是如此,主持中饋的大夫人待岑三娘熱情。好東西自在居都是頭一份。李府上下從沒人敢給岑三娘眼色瞧。在外人看來,岑三娘如同李家掌珠一般。&ldo;百糙,你是不是覺得當初奶孃主張回外祖家做對了?&rdo;岑三娘聽出了百糙的意思。百糙並不笨:&ldo;奶孃不該越過三娘子自做主張。可她也是一番好心。&rdo;岑三娘笑道:&ldo;你可見過我斥責她,不給她顏面?&rdo;百糙搖頭。岑三娘又問:&ldo;她是不是自在居的管事媽媽?&rdo;百糙點點頭。岑三娘嘆道:&ldo;那你覺得我哪裡對不住她?&rdo;百糙說不出來,卻又覺得不對勁。岑三娘淡淡的看了她一眼道:&ldo;你是否覺得奶孃勸誡我,我總是置之不理?&rdo;百糙一想,好像就是這個原因。當時岑三娘正帶著百糙去議事廳見大夫人。大夫人坐在上首,院子裡站著幾個前來稟事的媽媽,均靜神屏氣,垂手肅立,靜候大夫人召喚。她帶著百糙等在廊間。諾大的議事廳裡,只聽到大夫人的說話聲和茶盞放下時碰出的清音。岑三娘意味深長的看了百糙一眼。等著大夫人理完一樁事,這才讓小丫頭進去稟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