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1 / 1)

欽天監李大人嘆了口氣道:&ldo;昨兒張相與三公皇叔公也是這意思。國無後不成,百日熱孝內皇上必須立後。下官算來新皇四九登基大典與立後同時進行為佳。&rdo;&ldo;王爺與李大人說的極是!可是……&rdo;陳尚書掰著指頭算了半天,臉急得發紅,&ldo;皇上還未定娶哪家小姐啊!皇上立後六禮不可廢,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四禮未成,百日內……王爺,你讓下官為難之極!&rdo;李大人一怔,看向端王。端王苦笑,不論是先帝還是初登皇位的佑慶帝都對未來的新後諱莫如深。回想先帝過世那晚說的話,端王恨不得趕緊為李天佑cao辦了婚事。他呷了口茶皺眉:&ldo;太后與太皇太后似乎以皇上意思為準,本王去問問吧。陳大人,你這裡趕緊著先行籌備。三殿下今日應該到京都了,等他哭靈之後再議三皇妃之事。以大局為重。&rdo;陳大人聽了一怔,見端王人已瘦了一圈,委實不好再哭難處,深深一揖送走了端王。才出禮部的靈棚,端王妃已派人捎信來說永夜平安回家。端王一驚一喜,喜的是永夜平安,驚的卻是李言年不知所蹤。見他臉上陰晴不定,侍衛趕緊又道:&ldo;在山谷中擒到攬翠,皇上下令押進天牢。&rdo;新任的皇帝這麼快就掌握住了宮外的動靜?天佑果然是個人才。端王笑了,想了想吩咐王府三百親兵守住了王府,另傳信給京都新任府尹王大人全城戒嚴,加緊搜捕李言年。辦完這一切,他看著不遠處的御書房嘆氣。連太后與太皇太后都不知道新後會立誰,卻異口同聲以皇上意思為準。看來先帝過世前是有交待的了。本朝同族同宗不禁通婚,然而他並不想讓永夜為後。沒有人比他更清楚自己這個女兒的來歷。遊離谷長大,一身功夫,還是那個讓京都聞之色變的……他搖了搖頭,遊離谷在最後關頭撤走了在京都所有的明哨暗卡,幾乎沒有影響到皇位的更替。一條大魚明明已經遊進了網,卻在你收網的霎那躲了開去。京都牡丹院已經查封,李言年回魂墨玉公子的影象已經在安國全境發下海捕照影,重金懸賞。看似遊離谷在京都已無立足之地,端王心裡清楚根本未動搖遊離谷的根本。據陳國與齊國探子回報,陳都澤雅和齊國聖京的牡丹院也在一夜之間人去樓空。一仗下來,連遊離谷的老窩都不知道在什麼地方。神秘的遊離谷主與谷中的刺客們彷彿像水融進了海里,消失了。端王不得不佩服遊離谷的主事之人。遊離谷延續了幾十年的囂張,公然開設牡丹院收銀子接任務,如今也敏感的察覺到帝王容不得它的存在,果斷的轉明為暗,最大可能的保全了力量。一旦永夜進宮為後,遊離谷便會藉機跳出來要脅。不答應,他們會大肆宣揚永夜的過往,文武百官可不會管她是什麼身份,那些言官們會抓著這個機會死諫到底。於理於法永夜都站不住腳,他與佑慶帝誰也保不住她。永夜可以一死證明清白,哪怕是假死。然而,端王並不想看到永夜從此隱姓埋名。嫁過皇帝的女人,她就算浪跡天涯也不可能再嫁他人。改了身份再進宮,難道要她為妃看新帝后的臉色?端王一早想過這些,裕嘉帝臨終時再如何想為天佑爭取一次機會,他也斷然不肯。初登基的佑慶帝顯露出來的本事還是超出了他的意料。新皇喜歡永夜,他一早就看出來了,端王有些不安。想著自己為永夜討到的旨意,又稍稍放了心。思緒間他已走到御書房外,門口內侍趕緊進去通報。端王理了理衣袍,臉上浮起笑容,掀袍邁了進去:&ldo;臣見過皇上。&rdo;沒等他跪下行禮,天佑已扶住了他笑道:&ldo;皇叔請起。賜座!&rdo;端王謝過,坐在錦凳上開口道:&ldo;三殿下應該今日到京都,他離京之時尚未開衙建府,是住宮裡,還是在外另覓府邸?宮外也已備好三殿下下榻之處。&rdo;李天佑笑道:&ldo;自然還是住宮裡。三弟在外多年,張太妃對他甚是想念。住他原來的地方,朕已吩咐內侍打掃侍候了。&rdo;&ldo;如此甚好。還有一事,先帝過世前囑託,三殿下與安家四小姐的親事要趕百日熱孝,否則就要耽擱三年,這事張太妃也知曉。&rdo;端王笑容可掬。暗暗觀察著天佑,心裡盤算該如何說起立後之事。明黃龍袍給天佑清秀的面容添了幾分威嚴,腰間仍束了一條白色孝帶。端王突然覺得天佑實在像極了先帝,看上去同樣溫和的面目,心思同樣深沉。短短几日,他已完全適應了並散發出一位帝王該有的氣度,舉手投足間再不是從前還是對他恭敬有加的侄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