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1 / 1)

小說:皇后出牆記 作者:樁樁

燕十七眸中透出的感情她不是不明白,這一路上他給了她太多的溫暖和照顧,燕十七如陽光般的笑容一直在眼前回蕩。可是才有了李景隆的前車之鑑,錦曦的心一時半會兒還接受不了別的。她腦中混亂之極。又不想見了大哥被他帶回府去。她抬頭看了眼頭頂的群星,找到閃爍的北斗星,認清方向,繼續往南。錦曦想,聽說鳳陽的禪窟寺甚有名氣,玉蟹泉砌茶別有一番風骨,韭山洞山水絕佳,反正漫無目的就去瞧瞧好了。不幾日便行至鳳陽縣郊的韭山。平地拔地而起一座巍峨山巒。山峰鍾靈毓秀,頗有點鬼斧神工之感。錦曦向路上的樵夫問明禪窟寺方向,慢悠悠的騎馬上山。走了一程,山道險峻異常,抬頭望去,半山起雲霧嵐氣緲彌,群山滴翠,若入仙境一般。她看了看山路,僅供一人躬身經過,便把馬放了,拿了包袱走進去。兩山夾壁石fèng中青天被割裂成小塊。一塊飛來巨石壓在頭頂,錦曦嘖嘖稱讚,真是神來之筆。穿過曲折山道,眼前一亮。只見群峰似浮在雲霧之中,諾大一個山谷遠望滌塵。錦曦深吸一口氣,滿足地站在谷口。歇息一會兒,她又順著山道前行,不經意回頭,身後幽谷疊翠,身旁鳥語花香,霧松飄浮。那是另一個世界了。行了一個時辰,眼前又是一亮,不禁贊出聲來:&ldo;好一處柳暗花明又一春!&rdo;原來上得山來,面前一大片開寬地,不遠處一座禪寺寶華莊嚴,正是禪窟寺。她細細欣賞了會蘇東坡的題詞,邁步走進寺院。中院一個小沙彌正在掃地,錦曦雙手合十道:&ldo;小師父,在下初到寶地,聽說寺院分洞中景,洞外景,不知何處是我佛參禪地?&rdo;小沙彌脆聲答道:&ldo;洞中景,洞外景,天下景,皆是我佛參禪地!&rdo;錦曦一愣,呵呵笑了,這小沙彌是和自己說禪來著。她一本正經道:&ldo;天下景如是,何來禪窟寺?&rdo;小沙彌不過十歲左右,被她考住了,黑亮的眼睛閃了閃不知如何回答,只聽一個聲音悠然道:&ldo;有你在的地方我便立地成佛。&rdo;錦曦心往下一沉,最不想遇到最怕遇到的人偏偏就遇見了。她回頭時藏住心事露出驚喜的笑容:&ldo;你怎麼也在這兒?&rdo;李景隆一襲天青長衫,帶著一身儒雅雋秀,含笑站在寺院門口,仔細瞧了幾眼錦曦帶著驚喜的臉,見她目光清明,不似偽裝,這才笑道:&ldo;來了些日子了,日上竿頭,你也累了,我們去吃這裡的素齋可好?&rdo;能說不好?李景隆怕是不會這樣輕易放她離開。錦曦心裡飛快的轉動著主意,笑著跟著他去。寺院後山搭了間竹亭,李景隆耐心地告訴錦曦:&ldo;懷素大師的素齋一般人可是吃不到的。全是山中野生的,大師只取長於自然之物。他說一切有因有果,自然輪迴。你嚐嚐。&rdo;錦曦自從來了這裡,感覺心便靜了下來,是禍躲不過不是麼?她想得明白後,心情放鬆下來,挾了一筷子吃了眉梢一挑:&ldo;微苦,清淡,我很喜歡。&rdo;&ldo;錦曦為何道微苦清淡呢?為何不說清香回味?&rdo;&ldo;因為這野菜我雖叫不出名,其味就是微苦,說它清淡,因為大師就沒有放油。不過滾水一沸罷了。任何菜若以大師取材之道,那是強求不來別的滋味,一切都來自本心。猶如人生,該是什麼就是什麼,強求不來。&rdo;錦曦淡淡地說道。李景隆細細咀嚼錦曦說的話,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李景隆暗想,難道錦曦知道了什麼嗎?他抬眼似不經意地觀察錦曦,她臉上只有品素齋的愜意,看不出絲毫端倪。&ldo;既然在山中偶遇,聽聞此山中有一泉名玉蟹,錦曦可願一同前往一觀?&rdo;李景隆淺笑著邀請。&ldo;既是如此,李大哥請前面帶路。&rdo;錦曦臉上始終帶著笑容。吃過午飯,兩人便去玉蟹泉。山勢曲折一處天然巖壁擋住了去路,腳下的石板路卻伸進了巖壁,李景隆含笑說:&ldo;隨我來。&rdo;身形一折,似擠進了巖壁。錦曦跟著過去,啞然失笑。巖壁看似一整塊,其實卻是後面的山壁緊靠過來,中間有條小道可通行,還比較寬敞。進去之後一蓬飛雨似的泉水從山fèng中擠出,飛灑而下。下面一汪清潭,點點跳動著水花灩瀲。空中散開的水霧便潤溼了錦曦的臉,夏天的熱意一點點從身上抽離出去,當真沁人肺腑。她脫口讚道:&ldo;好水!好泉!&rdo;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