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吭聲,默默地看著我。我故意背對於他,不去探究他的內心。我想這一刻我要是說不動他,他要麼殺了我,要麼就拿我去請功,不管那一種都麻煩得要死。&ldo;你在太子面前隱藏了多年實力和野心,我能助你一一實現。讓你從手無兵權到重兵在握,還能給你幾年休養準備的時間。有我這麼好的內應,你登基就會更順利。&rdo;我知道他一定會心動,劉緋目前只管了些禮部的瑣事,且手中無兵。太子最大的倚仗是我王家的實力。寧王為何不喜太子我也想得明白,是王家走得太快太急,已逼得寧王動了殺心。他那怕立小王爺劉珏為王也斷不會讓依附王家勢力的太子登基。我接著說道:&ldo;我的條件很簡單,我要成為你的皇貴妃,我還是清白身子,身份上沒有問題。我不會和顧天琳搶,只是掛個名罷了,等你征戰四國時,卻要想個招兒立我為軍師,我的夢想不是皇權而是一統天下。&rdo;我有些興奮:&ldo;我自幼熟讀兵書,酷愛行軍佈陣,若能指揮我寧國大軍實現霸業,燕回一生無悔。霸業成就的那一天,我便尋個清靜地方,教幾個徒弟。&rdo;我說完微笑著回頭:&ldo;若是你願意,就與我擊掌為誓。&rdo;他面沉如水,看不出端倪。我的條件對他百利而無一害,只消他取得兵權,便知我說的是真是假。我們就這樣對視著,他緩緩伸出一隻手,我輕笑著拍下。觸到他寬厚溫曖的掌心,心一跳。他比太子更給我信心,如果他反悔,我能肯定至少王氏不會被滅族。如果是太子贏了,好象,我也吃不了虧。李青蘿被擄,寧王藉機奪了王家的南軍軍權。太子一臉沮喪無計可施。我心裡越發肯定,將來安清王一家必是忠於寧王站在劉緋一邊。我下定決心出了主意。劉緋遠赴邊城的那天,我立於宮中高處遠遠瞧見那隊人馬越行越遠。心中竟有了絲欣喜,人馬裡沒有車轎,他沒帶他的王妃去。我摸著手臂上守宮砂,我有的是辦法讓太子不能近身。更何況,計謀連出,他口中喚得親熱,眼裡滿是防備疏離。之(情殤)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喜歡徘徊在玉璃宮外面,人已經走了,在宮外有他的璃親王府。可是每次走在這裡,我似乎都還能聽到纏綿的簫聲。我一直是個頭腦冷靜的人。我不止一遍回想我與子離的盟約。也不止一次逼著自已去看清我的內心。太子其實也是治國明君,他更象寧王,沒學到多少我那姑姑的厲害手段。他外表俊朗,待人和氣有禮。若不是我的野心,子離的野心,寧王的防備,他絕對可以再做寧王第二,讓寧國再平安幾十年。只要寧國不發兵,除非四國齊齊來犯,都勝算不大。似這次陳國犯我臨南城,結果就是陪銀幾十萬兩,歲貢來朝的下場。幾十年的平樂日子,一帆風順的成長經歷。太子就是溫室的花,而子離則是荊棘,小心藏著刺,在野地裡小心求生存。我當然欣賞後者。由得太子的倚仗越來越重,也由得他小心地掖著對李青蕾的寵愛。生怕我吃醋不高興。子離走後我大&ldo;病&rdo;一場。太醫告之三年不能行房。太子悲痛不已,我冷眼瞧著陪著他&ldo;傷心&rdo;。在他眼中,我也就是和子離一個型別的仙人掌。突然間開朵花與眾不同,要來摘還防備著周身的刺。三年過去,寧王駕崩,子離回朝奔喪。他長身玉立出現在玉象宮,連太子都感覺到了他像把既將脫鞘而出的的利劍,更何況是我。我欣賞地瞧著他由繭化蝶,單從氣質,太子這朵花的確太柔嫩。連忠心耿耿的安清王子離都瞞得死緊,他城府更深了。於是,我又清醒地看了一場接一場的戲。什麼為了個女人在父皇新喪時就去搶王叔的兒媳婦啊,還真差點打起來。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演技,回到宮細想又不對。再一一回想,李青蘿那嬌美的面容讓太子發呆,她那時的琴聲,她進宮時的表現。我心裡一顫,全然明白,簫聲裡的那抹愁子離的一縷相思真是系在了她的身上。子離三年未迴風城,涼了顧天琳三年。我躲不開一般女人的小心眼兒,暗自希望他多少是為了我。這時方才明白,子離全是因為李青蘿。我這樣的希望是因為我愛上他了麼?想了無數次,我還是否定了。或許欣賞他,或許他是我想要的那種男人,但是,我還是更多的想從他那裡得到軍權,想隨他一起出徵,讓他採納我的計謀奪取天下。這樣的想法是普通女子難以理解的。可是對我而言,從小的志願,那種急於征服天下的想法時常在我血液裡奔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