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香港的地位(1 / 2)

小說:1979黃金時代 作者:睡覺會變白

第180章 香港的地位

東城,北新橋三條。

僑辦、港澳辦皆在此處。

說起來,陳奇第一次來這個地方,進了大院,到了一間屋子裡,等待片刻,富態小老頭就笑呵呵的進來了。廖公有個小名叫“肥仔”,晚年更是發福,在海子裡見過的那位大領導,就喜歡叫他小名。

“小陳啊,這段都忙什麼呢?”

“讓您見笑了,啥也沒忙,就是休息。”

“呵呵,休息休息也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你從柏林回來當天就遇到了事,怕是連時差都沒倒過來哦……”

廖公習慣性的去摸煙,發現一根都沒有了,悻悻的收回手,他也是第一次與陳奇私聊,覺得這小夥子長的好,有才華,有格局,就是脾氣衝。

但話說回來,沒脾氣還叫年輕人麼?

他們年輕時,脾氣衝的事情多了去了。

這些天,在正式開會研究之前,廖公分別找了文化部門、電影局、中影以及汪洋問話,對眼下電影產業有了具體瞭解,今天叫陳奇來也是問話。

“那天你說了不少,今天我們關起門私下聊聊。

我找了很多人,他們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或為自己叫屈,或指責別人壟斷,但歸根結底都指向一個問題,國內電影體制隱患頗多,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呃,您是希望我直言不諱?”

“當然了,儘管講!”

“那好……我的看法就是,電影體制隱患雖多,但現在談改革都是刮痧療法,無法深入。”

“哦?這個說法倒是新奇。”廖公笑道。

“就拿他們爭的發行權來說,表面上是製片廠和中影在爭,但真正漁翁得利,悶聲發財的是誰呢?是地方的各級電影公司。

中影頂多賺個發行費,電影公司賺的可是票房。

他們將各省、市、縣視為自留地,壁壘嚴重,嚴防死守,互不分享。

我們沒有全國性的大院線,沒有嚴格的監管系統,沒有科學合理的售票模式和票房統計,一部片賺多少錢,他們想怎麼報就怎麼報,查都沒法查。

所以我覺得真正的難題,不僅是打破中影對發行的壟斷,更是打破地方電影公司對市場的壟斷,那可是擁有50萬職工的一個體系,誰動了他們蛋糕,他們敢拼命。

這麼說吧,哪怕您現在給我國內發行權,讓我去搞分賬,我都不搞,沒那個條件!”

80年代,國內連一個正經的票房統計模式都沒有,資料全是模糊的,大概的,一部片究竟掙了多少,誰特娘也不清楚。

總說《少林寺》過億過億,其實沒有實證的。

所以汪洋和那些製片廠跟中影鬧,陳奇從來不攪合,這是他們的時代侷限性。如果真鬧成了,給製片廠發行權,不超兩年,還得灰溜溜的把權力交回。

因為他們會發現,讓自己去面對電影公司,還不如去面對中影呢……

那什麼時候能徹底改革呢?90年代中期,國產片票房爛到泥坑裡,電影院紛紛倒閉,電影公司開不出工資,那時候就能改了。

改革無法一蹴而就,陳奇的目標也不是國內發行。

廖公沉吟半晌,也想到了這點,道:“所以伱瞄準了海外?”

“對!”

“你想去香港發展?”

“不能說發展,這個問題很複雜……”

陳奇頓了頓,認真道:“香港電影比大陸發達,這是客觀事實,但我們不能因為別人發達,就去盲目追求。

他們的娛樂文化肯定比我們豐富,但絕不能讓他們凌駕於大陸之上,無論從資源丰度、文化厚度、人才儲備,他們其實沒那個條件,造成他們娛樂繁榮的原因是很偶然的。

我們不是要幫香港發展影視業,而是藉助香港讓我們的影視業發展。

如果問我個人的意思,我覺得要加強與左派的合作,營造一個更寬鬆的創作環境,給予通行便利,給予海外發行政策,讓兩地電影人得以施展。

要把香港當成我們的實驗田,當成我們賺商業票房、提升影響力的一個平臺,我們的一個國際中轉站,一個對外輸出的渠道,去海外,賺美刀!

先外後內,用外部帶動內部,以期儘早革新!”

“……”

廖公眉毛一挑,重新打量起這個年輕人,他聽出了一種強烈的攻擊性,無論對內對外。他起初覺得陳奇站在北影廠一方,此刻發覺,這小子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