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媳婦兒也是接受過文化教育的人……”就是教育的年頭有點短而已嘛,這沒辦法,這是時代的問題。昊陽把這些書整理整理,可整理沒幾秒耐性就都飛了,他原本是想把書都重新訂好然後在給麗娟拿回去,你看到時候麗娟一看多高興,至少他也是能幹點事情的人,結果乾了幾秒就沒耐性了。你知道的,訂一本書太累了,一頁一頁的矯正然後排列好,對齊最後上針訂好,多麻煩啊,就那些亂七八糟的都給麗娟這樣郵寄回去了。麗娟收到書的時候還以為他是把誰不要的東西給拿回來了,那個破爛勁兒。這是麗娟自己耐性好,一看,書裡面寫了很多的東西,她是能用上的,有關於刺繡的,還有做飯的,更甚至還有做粉的,麗娟看了幾頁,自己看起來癮頭了,就到處找下一頁,是這麼一頁一頁給串聯起來的。可以說古人的智慧要比現在的人高出來許多,現在別看這發達,麗娟看著最鬧心的,就是,有的地方連貫不上,缺頁,要麼就是被撕掉了,有的是被蟲子磕的,估計這書也沒人曬曬太陽什麼的都生蟲子了,這給麗娟惋惜的。麗娟一頁一頁用米飯裡黏上,然後找到乾淨的紙,抄寫下來,然後訂上,作為修補,就幹這事兒她就一個星期幾乎整個晚上天天點著燈修書,書裡面的東西太多了,很多內容麗娟這輩子都沒見過,比如說古時代的房子,是不用釘子的,怎麼利用木頭的結構把對稱弄好,麗娟看著就著迷,可惜自己手裡什麼都沒有,不過看看也是好的,還有一本上面都是影象,說一些櫃子,大家小j的櫃子都是什麼樣的,麗娟越是看越是喜歡,就因為沒接觸過,沒看過。這麼好的書,怎麼就給扔了?到現在她都認為這書是簡昊陽撿回來的,因為郵寄回來的時候全部都散架子了,看著狼狽極了,要是換個耐性不夠的人,估計直接就扔了,誰有閒心每天弄它啊,不愛書的人也不會留著,有什麼用啊?吃不飽喝不足,每天就想著怎麼生活了,哪裡有閒心看什麼古代這些玩意,古代好,他們也去不上啊。腳踏實地的很多,像是方麗娟這樣願意吸收別的知識的太少,還有一個原因,就就是麗娟家現在過的確實不錯,她是覺得自己看了,以後有用處,興許什麼時候自己也能蓋個大房子,然後按照上面說的,就可以去弄啊,看過了總比沒接觸的過強吧。書呢,一共是二十七冊,掉的頁就不說了。上面有些那些古時代的女人用的粉,麗娟是女人,對這個問題就很敏感,這就想當時化妝品了,她就喜歡看這個。以前在樹上看見的,就弄那些花泥,她自己用了覺得非常好,誰知道劉嬸用了臉就那樣了,麗娟就喜歡搗鼓這些。上面寫的很詳細,都需要一些什麼,上面寫著,那時候的水粉呢,都是用一種米磨成的,然後曬乾就撲到臉上,這樣可以叫臉色顯得更加白一些,氣色會提升一下,可沒什麼技術含量,顆粒就難免有些粗糙,放在手面上粉質就沒有那樣的勻細,好一點的粉呢,則是用香料浸泡過之後製作成漿液,然後在曬,有了味道自然就跟無味的粉不同,提高了一個層次,可遠古至今用粉都有一個弊端,那就是掉粉的問題,這粉呢就要不斷的補妝,不斷的重新撲到臉上,什麼樣的粉夠好,就看它的延展性,去掉弊端留下優勢那就是最好的,相反的,一大塊一大塊的幹在臉上,那就是最不好的。現在的人很少有用粉的,撐死條件好的弄一大瓶的大友誼雪花膏,有些人根本就連這個都不要塗抹,覺得臉上黏糊糊的,底子好的呢,那就沒事兒了,不好的呢,則是更加不好了。麗娟看,心裡也想,你說難怪現在人活的不精細,古時候那也不是誰家都能用上這些的吧?這得浪費多少的精力啊,吃飽都成問題,整天還研究怎麼去美,這不是找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