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唏噓半天,最後還拔下了髮簪塞到人家手中,贏得了一地含淚感恩的跪拜,以及高呼太后萬歲的呼聲。皇太后很端莊慈憫地轉身去了,事後自有護衛尋到那幸運的小女孩,把簪子給要了回去‐‐皇家珍品,太后愛物,怎麼能落到普通賤民手中?當然,要回簪子是私下的,護衛走的時候,也扔下了點銀兩,好歹還是讓那小女孩佔了點便宜。太后賜簪的事兒傳出去,就有更多的人等在皇太后在宮外園林散步的路上,期待著下一次的好運。皇太后果然順應民意,拔過幾回釵子,褪過幾回手鐲,贏得一片稱頌之聲。當然,事後護衛還是要去尋的,東西還是要拿回來的。漸漸的護衛也有了怨言‐‐每次勞心費力地去找回首飾,還要掩人耳目,還要威脅不許洩露,還要自己貼錢‐‐那些補償的賞銀,李公公說讓他們先墊著,事後在俸祿里加倍補上,但之後便沒了動靜,再說這個事後……什麼時候算事後呢?宗政惠也不耐煩了。每次都要拔簪子,雖說能拿回來,但拿回來之後,有時候難免弄髒,有時候還會少個珠子少條金絲什麼的,就算不少什麼,她想著這東西曾經被那些滿是泥垢的骯髒的手捏過,也便不想戴了。東西拔下來的越多,不想戴的越多,再這樣下去她就沒首飾用了。還有她的裙子和鞋,這麼多年,她都是坐在鳳輿上,就算從景陽殿到日宸殿,她也不會親自挪動步子,可現在,她的裙子和鞋子時不時要被路邊的野糙弄髒,甚至還會被那些骯髒的手撫摸,甚至還要被那些骯髒的嘴親吻!她每次回宮,都要趕緊脫下衣服扔掉,這樣扔下去,她也快沒新衣穿了。宗政惠開始心急,盼著那訊息趕緊到來。還好,就在她的衣服首飾只夠一個月內每天換一次的時候,訊息來了。陛下將於明日,率領文武百官,親往永慶宮,迎接太后回宮。不僅來接了,而且隆重的來接!據說禮部接到命令,加緊在一路上搭綵棚,又派人來和李公公商量具體的離宮時辰。好訊息來得太快,又太突然,昨天還毫無動靜,明日就要被迎回宮,宗政惠也被驚喜得險些昏了手腳,連連道:&ldo;這可怎麼是好?哪裡來得及?趕緊準備,趕緊收拾包袱!趕緊定人員!&rdo;太后移宮不是那麼簡單的事,要選宮內跟隨回宮的人選,向禮部和宮監回報之後的安排,要先派人去新殿做準備,這邊定下名單後還要收拾,太后還有一大堆的東西要收拾,之前宗政惠離開皇宮時,人是被李秋容從密道一路背到永慶宮的,東西和人員卻直到半個月之後才準備齊。&ldo;太后……&rdo;李秋容皺著眉,想著這樣太過倉促,對雙方安排不利,也無法先穩妥安排好即將要住的承御殿,便道,&ldo;日子也太緊了些,怕是難以安排周全。太后,是不是和禮部說,您略有微恙,推遲幾天……&rdo;宗政惠猶豫了一下,斬釘截鐵地道:&ldo;不行!皇帝是故意這麼做的,就是在等我這話。這話一說,那邊就有了藉口,立即會說其實我身子還是不行,還是需要靜養,之後我再想回宮,就千難萬難!我已經花費了這許多心思,決不能功虧一簣!&rdo;李秋容默然,想著她說得也有道理,又想是不是給康王送信,請他來商量一下,但此時哪裡還來得及?其實就算他來得及送信也沒用,今日朝會之後,召開第一次名單稽核會議,正式討論內五衛合併之後的將領名單,這至關重要時刻,康王怎麼肯告假?整個永慶宮都忙碌起來,現在能把這邊趕緊收拾出來就不錯了,李秋容忙得滿頭是汗,禮部還催著他定時辰,老李接過單子,翻了翻,單子上明日已經密密麻麻列了一排禮節,明日辰末皇帝出宮,率百官前往永慶宮,進宮之後率百官參拜,之後在永慶宮門口接受百姓參拜……林林總總,一堆繁文縟節。最後需要這邊定的,只是太后什麼時候等在正殿而已。老李忙得不可開jiāo,一眼瞟過,道,&ldo;陛下仁孝,好生隆重……&rdo;心裡卻想,出宮既遲,路途不近,還有一大堆禮節,等到回宮,豈不是深更半夜?&ldo;是極,陛下深仁厚德,欣聞太后病癒,迫不及待要迎太后回宮。&rdo;禮部的官員笑眯眯。&ldo;不能把時辰再提前些麼?&rdo;老李知道問這話已經僭越,這些皇家禮制不是他一個太監可以置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