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隨死亡淡去的恩怨愛恨是非功過,正如無字碑帖,唯有用空白去評說,剎那間一夜心事蹉跎,獨留這夜未央天,琉璃火。牆壁上的血字可以抹去,那些留在心上的印痕,卻又要如何解脫?孟扶搖緩緩走過去,從懷中摸出火摺子,點亮嵌壁銅燈,隨即也坐了下來,坐在一地血跡中,坐在長孫無極面前。銅燈燈光幽暗閃爍飄搖,點點昏huáng光影,在空寂的室內穿梭,將那些過去久已沉澱的往事和不可挽回的現今,密密jiāo織。&ldo;很久以前,有位皇帝,在一次平叛戰爭中身受重傷,是他身邊的一個大將揹負著他躲藏在山dong中,並最終在最危險的時候代他而死,這位大將本身也是遠支皇族一脈,和皇帝同姓,那位皇帝脫險後,對著滿朝文武發誓,終其皇族一脈,永不可負將軍後代,並收養了將軍的孤兒,視為親子。&rdo;&ldo;自此那位孤兒一脈,代代封王,並守護著皇族一脈,親如一家,大約在三代過後,這一代的皇帝,生來先天不足,體弱多病,這一代的王爺,驍勇善戰,忠心為國,被皇帝倚為左膀右臂,兩人青年時,經常結伴而行,私服出遊。&rdo;&ldo;那一年暮chun,兩人踏chun去京郊一座山,皇帝來了興致,在半山亭中撫琴一曲,王爺湊興舞劍,各在酣暢處,卻被一個路過的女子打斷,那女子說話靈動犀利,將兩人的琴藝和劍術都狠狠譏刺了一通,兩人怏怏而歸,心裡不知怎的都不曾忘記那女子。&rdo;燈火朦朧,映著長孫無極平靜容顏,他眼神渺遠,似乎透過此刻淒冷一幕,看見了很多年前,暮chun山花落,清風流影長,清秀的男子亭中撫琴,勇烈的少年樹下舞劍,一地落花漫天繚繞中淡huáng衣衫的少女俏生生走來,一番靈鶯般的言語,從此攪動了這世間qg孽,攪動了一個皇族的沉浮,攪動了無數人的命運,並在很多很多年後,仍舊在戕害無辜。孟扶搖無聲的伸手過去,握住了他的手,長孫無極淡淡的笑,輕輕拍了拍她的手。&ldo;大約又過了陣日子,皇帝忙於國事,漸漸也就將那女子忘了,某日王爺卻興沖沖進宮,告訴皇帝找到了那女子,並說要娶她,皇帝聽說那女子出身望族,也頗心動,卻不想仗恃帝王之尊奪兄弟所愛,便命貼身太監去那女子府中,送上一幀名畫,那是出自前朝國手的雪中舞劍圖,皇帝想的是女子既然會武,想必會喜歡這畫,並要太監不許洩露自己身份,只說某日踏青之遇,蒙小姐一番教誨,從此念念不忘,斗膽獻畫,求小姐垂青。&rdo;&ldo;那女子接了畫,仔細看了半晌,問太監:彈琴者?舞劍者?&rdo;&ldo;太監以為她問的是畫的內容,答:舞劍者。&rdo;&ldo;女子展眉一笑,道,&lso;好。&rso;&rdo;&ldo;一錘定音,皇帝十分喜歡,當即下了旨,納女子為妃,進宮,在那夜之前,他從未令那孩子察覺他不是他的父親。&rdo;&ldo;血脈和親qg,兩者不能並得,那一夜那孩子想出了白髮,到得清晨,晨曦裡他拔去那根白髮,然後以監國之令接連下了幾道旨意。&rdo;&ldo;那幾道旨意,給了王爺更為尊榮的封號更多的封地,卻削去了他的軍權,那孩子當時還心存希望,希望王爺能主動就封,從此走遠了,那些沉在歲月裡的舊時恩怨,也便能慢慢淡去了。&rdo;&ldo;然而王爺以王妃身體不佳為由拒絕就封,失去軍權後,他並沒有甘心養老,一直韜光養晦,暗中jiāo聯,他行事光明磊落,對朝廷總是一副忠心耿耿模樣,朝野上下,無人不讚他忠義仁勇,那孩子一直冷眼看著,一方面確實不能隨意處置&lso;忠臣&rso;。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親生父親懸崖勒馬,所以只是一直暗中掣肘,卻沒有真正動他。&rdo;&ldo;誰知道王爺竟是個膽子比天大的人物,他耐不得這般日子,竟然聯合了皇后,去暗示這個孩子他的身世,要求他認祖歸宗,殺了養父,迎接親生父親歸位。&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