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2 / 2)

小說:玉手乾坤 作者:蔣勝男

部分已經運至京城,最後也只有一二萬擔糧食來不及運走燒掉,因為也先大軍已經行動了。京城之戰(3)朱祁鈺登基的訊息傳到瓦剌,也先擒獲了明朝的皇帝祈鎮之後,本來以為北京可以唾手而得,中原可以傳檄而定,哪知崔寧寧于謙另立新君,召天下義師,興兵勤王。也先又驚又怒,立即再挾朱祁鎮揮兵圍攻北京。十月初八發兵,這次學乖了的也先避開了大同的郭登和宣府的楊洪,繞道攻陷陽和;十月初九,攻陷紫荊關;十月初十,瓦剌軍已到盧溝;十月十一日,也先的先鋒孛羅率軍已到西直門外。崔寧寧抽調京營、各路勤王的部隊及近畿招募的新兵已有二十二萬;泰山大會武林人士一萬五千人,其中近一千名高手,分成九隊,列陣京城的九門外迎敵。由都督陶瑾守安定門;廣寧伯劉安興守東直門;武進伯朱瑛守朝陽門;都督劉聚守西直門;鎮遠候顧興祖守阜成門;都指揮李端守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守崇文門;都指揮湯節守宣武門;而兵部尚書于謙則率武毅候方蔭、總兵官石亨及副總兵範廣、武興列陣於正門德勝門外,背城一戰。城外于謙,城上崔寧寧,構成一道北京城的銅牆鐵壁,迎戰也先。崔寧寧的手中,有三封信,那是十月初十從瓦剌軍中送來的太上皇朱祁鎮三封親筆書信:一封給孫太后、一封給現任皇帝朱祁鈺,一封喻文武百官。這三封信就留在了崔寧寧的手中,除了于謙外,誰也沒看到過這三封信。眼下大戰就在眼前,千萬不能動搖了軍心。十月十一日,孛羅進攻彰義門,與明軍一場血戰,雙方各有死傷。十月十二日,也先大軍已經到達德勝門外,二十幾萬人馬,將北京城團團圍住。隨之,也先要明朝派人去朝見太上皇朱祁鎮。使臣回來,帶來了也先的意見:也先這次是送朱祁鎮回京正位的,大明朝的皇帝還在他這兒,另立新君是不算的;明朝要迎回皇帝,須得派重臣于謙、石亨、王直等到瓦剌軍中親迎,另外上次土木堡之戰的原因之一是明朝答應將公主和親卻又反悔,所以這次仍要郡主和親,而且指明要永寧郡主和親;另要金帛一萬兩作用給也先這次行軍的軍費。崔寧寧指著自己的鼻子,道:“要我去和親,要於大人他們去瓦剌軍中,我們一落入瓦剌人的手中,就沒人來守城、就沒人來對付也先。真是好主意,真虧也先他想得出來。”也先的無理要求當然不能答應,於是派通政參議王復、太常少卿趙榮去瓦剌軍中見太上皇。也先大怒,將兩名官員逐出,於是立刻下令攻打北京城。九門之外,殺聲震天。瓦剌先鋒孛羅因昨日受阻於彰義門外,今日捲土重來,更增威勢。他率先衝在隊伍的前頭,一路殺來,勇不可攔。崔寧寧與于謙站在城外高臺上排程軍士,見孛羅兇悍難敵,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她紅旗一揮,總兵石亨拍馬上前與孛羅交戰。三十回合後,石亨帶兵向西敗逃,孛羅在後窮追不捨,行至一排民房出,忽然一聲號響,副總兵範廣與二十門火力極強的八面旋風吐霧轟雷炮出現在孛羅面前,孛羅情知不好,忙欲轉身撤退,卻已經是來不及了。一陣驚天動地的轟響過後,孛羅與他的手下已經全數被滅。瓦剌軍隊見了這火炮威力,也不禁膽寒。崔寧寧黃旗再展,放出五千支神火飛鴉。這神火飛鴉為木片所制,每支攜兩包炸藥,飛至敵方上空忽然落地炸開,防不勝防,避無可避。瓦剌軍被這神火飛鴉弄得陣腳大亂。于謙藍旗一揮,石亨率兵馬捲土重來,也先壓不住陣腳,不得已揮兵撤退。德勝門外形勢稍得緩解,但其他各門,攻勢更急。也先德勝門受挫,親弟弟孛羅又死於火炮。一腔怒氣,無從發洩,更是不顧一切,猛烈攻打各門。一連兩日,各門頻頻告急:東直門告急、彰義門告急、朝陽門告急、正陽門告急、崇文門告急……崔寧寧已返城中,不眠不休,不斷分兵去各告急城門。猛想起一事,驚叫:“不好--”葉秋聲忙問道:“出了什麼事?”寧寧道:“也先不可能將主力分散在各城門,各門告急,攻城之軍中必有真攻與佯攻,我們分兵各處,萬一也先將主力集中一個城門猛攻,只要擊破一個城門,就不得了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