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2 / 2)

”李繼隆看了王繼恩一眼,道:“咱們都是武人,天天都是把頭拎在手裡,還怕聽一句殺頭的話嗎?宣昭使有話直管說吧!”王繼恩宦官出身,平生亦也是最恨人稱他宮內的職務。王繼恩冷笑一聲,道:“使相認為,當今皇太子,與楚王相比如何?”李繼隆道:“太子仁厚,楚王英武,自是不太一樣。”王繼恩道:“太子不懂軍務,但知弄些小恩小惠來邀買人心。下官自蜀中來,使相自西北來,這兩處的情景,都是十年八載都平不下來的,再加上北邊的契丹虎視眈眈,這三處的情景,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將來一旦邊關有事,使相認為能夠應付這種情況的,是當今太子,還是楚王?”李繼隆長嘆一聲:“楚王當年隨了官家平北漢,徵契丹,若非出了意外,上次雍熙北伐,也應該是他率軍才是。”王繼恩也嘆了一聲,道:“雍熙之敗,在於眾將之間牽制太多,若是當年是楚王率軍,契丹夏州,早就不成禍患了。”李繼隆嘆了一聲道:“如今說這樣的話,又有何益?”他看了王繼恩一眼,道:“如今不是咱們這些武官說話的地方。此次宣昭使出徵蜀中,何等的功勞,卻敵不過幾名文官的鼓譟,說什麼部下違紀,削了你的功勞。”王繼恩冷笑一聲道:“我自己倒罷了,將士們提頭沙場,不見得那些文官出力。成功了,倒拿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來作踐人。長此下去,寒了將士們的心,那裡還差得人。”他拿起一疊文書道:“這就是太子的作為,一味地裝腔作勢。居東宮不坐正室,王妃不行冊太子妃禮;不讓百官對他行君臣禮,只准自己屬官稱臣;太子兵客李沆李至入見,必親自送到門口;開封府內只稱府尹,遇大事必問寇準呂端……就是拿這種禮賢下士的姿態,討那些文官們的歡心,贏得所謂計程車子之望,百姓之心。嘿嘿嘿,咱們大宋以兵馬立天下,一旦真的發生戰事,這些抵得什麼用來?李公,你說呢?”李繼隆盯著王繼恩看了好半天,忽然暴發出一陣大笑:“那以王公的意思呢?”王繼恩的眼中精光大熾,一字字地道:“仿當年奪宮之事,內聯皇后,扶持楚王登基。”李繼隆走到桌前,倒了一大杯酒,自己一飲而盡。(本章完)[( 大宋女主劉娥101)]卻說王繼恩等既然存了這個心,自此暗中留意朝中動向。只是忌憚寇準厲害,不敢妄動。卻是這年七月,朝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太宗下旨,寇準罷相,朝政大事,落在宰相呂端的手中。太宗並且自大內降旨:“自今中書事必經呂端詳酌,乃得聞奏。”呂端之如何忽然得寵,寇準之如何忽然失寵,似乎只是一件朝政之事,兩人處理方式不同而已,但是具體經過,卻是連王繼恩也打聽不到。這於王繼恩等人來說,卻是一件大喜事。寇準為人,是那種眼睛裡揉不得一點沙子的人,一旦皇位繼承有什麼變化,只怕誰也繞不過他這道彎。縱然是以李繼隆殿前都指揮使的權力,到時候暗中派人將寇準囚禁,但是百官無首,只怕也是難安。可是呂端卻不同了。呂端長得胖胖的,胖子多半脾氣好,呂端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此人一向是個好好先生,平時下屬等在他面前打個馬虎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也只有這樣沒有威脅性的人,才能夠在權力爭鬥旋渦中心的開封府安安穩穩地呆下去。他侍奉著秦王廷美、楚王元佐、許王元僖、襄王元侃這四任開封府尹,如今死了兩個,瘋了一個,高升了一個,整個開封府上上下下都像衝了水似地清洗了好幾趟,他倒還可以安安穩穩一直做著開封府的判官之位。這樣一個人居然成了百官之首,太宗是不是已經老得有些糊塗了呢?或許太宗也是個人,天天看著寇準這張討債臉誰受得了,倒不如天天看著呂端那張彌勒佛似的胖臉兒來得舒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