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以為你縱然不反對也不太會贊成。”沈菊年心裡稍稍鬆了口氣,又有些疑問:“這裡似乎和其他地方不一樣,金陵女子就不會出來拋頭露面。” 李群從她手中抽出《晉江新志》道:“閩越多丘陵山區阻隔,於中原文化溝通困難,更多地保留了地方特色。而且這裡近海,有相當大一部分人是漁民,漁民是與大海搏鬥的人,自然是比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更有拼勁一些。雖說朝廷一直重農抑商,但閩南這地方的人顯然比較目無法紀,茶商鹽商甚至走私商人,多不勝數,更何況是坊間小買小賣” “你知道得倒挺多。”沈菊年想了想,又問道:“那你說我還要準備些什麼?我從沒有開過店。” 李群一笑,默默她的臉,“真當我無所不知了。林大娘看重的是你的手藝,人過去就可以了。不過若真要聽我的建議,不如找幾個學徒吧手藝教了,畢竟在廚房裡做事太累了,你的身體還沒好。” 這幾個悅來悉心調養,漸漸看到了成效,但李群仍是這擔心那擔心,說她身子不好,要多休息,凡是重活都搶著做,後來又說應該所鍛鍊,天不亮拉著她爬清源山,牽著手爬山感覺確實不錯--沈菊年心想,現代人談戀愛大概也就這樣吧--尤其是在山頂看日出,沏一壺好茶,盤坐山巔,看旭日東昇,晨霧漸散,彷彿置身人間仙境。 沈菊年則覺得,日子過得悠閒快意,天天好吃好喝,她能犯什麼病,李群是太小題大做了。 “如果找到生意好的話,我會考慮你的意見的。”沈菊年如是說。 林記小食鋪開在文廟外十來步的地方,再過去便是東萊市,是一天最開始熱鬧起來的地方。林記小食鋪也差不多在同個時間開門,賣的是熱乎乎的面線糊,用大鍋煮,勺子一攪,香味便遠遠散了開去,只要不是吃的撐了,總會忍不住過來吃上一碗。本來面線糊只是充飢解餓之用,結果反而勾起人的饞蟲,讓人越吃越餓。 林秀珠在一旁炸油條,林大娘煮著面線糊對沈菊年說道:“你別小看著面線糊,這裡面有學問著。為什麼賣面線糊的人這麼多,就我們林記賣得最好?最重要的,就是這湯底。”說著舀了一勺放碗裡,輕輕晃了幾下,遞給沈菊年。“湯最重要的就是要鮮美,我們這湯底都是用蝦殼小夥煨燉,最鮮的都在這一部分。而且你別以為只有蝦殼哦,有時候還要加些乾貝,碎蟹肉,這樣嚐起來更甘甜。吧味道都煨出來了,再加進大骨湯裡,那個味道才叫做香美。來,你嚐嚐看。” 沈菊年看在唇邊輕輕吹了幾口,等不那麼燙嘴之後才嚐了一口。 “這湯底少少的,全是精華,要捨得下料,才會有回頭客” 只是一點湯,便讓人覺得齒頰生香,舌底生津,胃裡的饞蟲都被勾了起來。 林大娘又道:“湯底、面線,這兩樣最重要。面線也一定要用好,要用我們泉州最上乘的面線糊、,那樣煮起來才不會爛,你過來看看。”林大娘掌著大勺子在湯中攪拌,沈菊年仔細看了,發現那面線糊果然是糊而不爛,清而不濁,看著便覺得食指大動。 面線糊的味道之好,便在於入口即溶,且鮮美可口,無需在、咀嚼,那香味便勾引著人大口大口吞嚥,一碗不夠再來一碗,這稀稀淡淡的面線糊也能讓人吃撐著,往來過客,大概是沒有人能拒絕這樣的誘惑的。 面線糊一般還要加上其他配料,多半是滷料,像是滷大腸、脆腸、滷豬肺、滷豬肝、滷鴨珍、炒豬心、炒豬腰,這些滷料本身便已極香,早先做好了,客人點選的時候便直接剪碎在碗裡,倒上滿滿一勺面線糊,滷料便也燙熟了。小孩子更加喜歡加上炸醋肉、煸香菇絲、白灼魷魚卷,這樣一碗下來,可以說是山珍海味俱全,精華盡在其中,再添上一兩根炸得金黃酥脆的油條,所謂人間美味,大概也不過如此了。早上寒意微微,喝上這麼一碗鮮美至極的面線糊,是在是人生一大享受。 真正的美食,不是深宮內院之中,只有皇親國戚能夠享用的燕窩鮑翅,而是這普普通通的民間小吃,蘊藉著百姓的智慧,用最普通的食材煮出最地道最精華的美味,人人都能享用,而且不貴,加了三種滷料,一碗也不會超過十文錢。 沈菊年心想,這就是薄利多銷了。林記小食鋪雖然小,但也是遠近聞名了。東萊市一大早便有許多阿嫲大嬸來買菜,走過路過,吃得再飽也忍不住過來吃一碗。沈菊年道,以後家裡也不用天天煮稀飯了,直接過來這邊吃得了。 林記小食鋪的店面不大不小,分前後區間,若只是買面線糊油條的話,是足夠的,但要再賣些糕點的話,便有些擁擠了。 原先店內擺了兩張桌子,外面擺上兩張,外帶的都是自己帶鍋碗來,四張桌子倒也夠用了。若擺個糕點的櫃檯,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