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實現的話,我們中華的復興便毋庸置疑,指日可待了!”
聽著臺下的掌聲,羅傑不禁詭異的一笑,這個“社會補充完善委員會”固然如他所說是為了完善社會上存在的漏洞而設立的組織,但是它卻還有一項不為人知的使命——為各級議會找事情幹,別讓他們閒著沒事給羅傑他添麻煩。
所謂議會這種東西,一開始是寄託了大批華夏仁人志士的理想抱負的,被認為是救國救民療傷神藥的玩意,可只辦了短短几年,所有人便看出這是個什麼玩意了。
但儘管所有人都知道民國時期的議會根本就是個擺設,但是沒有這個擺設還真不行,否則便是不民主的獨裁份子,便是叛離三民主義的腐朽軍閥。所以,羅傑不得不給那些個未來的議員們找點事情去做,而以民國時期各個方面層出不窮的不合理來說,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議員恐怕不會有休假的時間了……讓他們掙扎在檔案的屍山血海之中吧……
緊接著,羅傑又說道:“除了即將舉行的公務員考試以及專門成立的舉調局和‘社會補充完善委員會’之外,有介於粵省農村受到匪災蹂躪,苦難深重,為了幫助窮苦農民們儘快脫貧致富,徹底消滅掉土匪滋生的土壤,同時也讓全省絕大多數人能夠有足夠的糧食果腹,粵省政府決定將會在每一個村莊都成立‘農民互助會’。
所有農民均可以參與到‘農民互助會’之中,凡是參與者每村將會根據人數的多少每達到一定的人數編為一個互助小組,互助小組的任務便是平日農耕時組內成員互相幫助,互相扶持,在群體間傳授農耕的先進經驗,提升作物產量。
而對於‘農民互助會’,政府將會定期派人下去定期進行政策的宣講工作,讓他們知道官方的稅收政策,知道什麼錢該交,交多少,什麼錢不該交,如果有人強行收取又該如何處理,徹底改變目前收稅全憑稅吏一張嘴的情況。更重要的是,‘農民互助會’將會向會員傳授先進的耕種經驗,負責推廣瓊崖新研製的畝產千斤的新水稻品種,只要推廣了這種水稻,粵省人人吃得飽飯將不再是夢想!
如果有誰不相信我所說的話,認為所謂畝產千斤的水稻只是一個傳說的話,那麼你們可以隨便去瓊崖的任何一個稻田裡看一看,親自確認這到底是不是事實。”
之前雖然羅傑的雜交水稻也被報道過,但是由於出現時間短,而且稻種只能向羅傑購買,在他控制範圍外雜交稻的流出量並不多,一直以來外界竟然將雜交稻當成是一種無端編造出來的傳說,而其中大多數沒到過瓊崖的記者也是一樣的想法。
但是既然羅傑敢於說出可以到任何農田去參觀的說法,便由不得他們不信了!
至於所謂的“農民互助會”,其實就是現代的生產大隊和日本農業會的綜合體,羅傑希望透過農民組織化程度的提高,使農民找到組織,打破農村小王國的狀況,讓貧困階層的佃農、貧農成為互助會的一員,這樣政府就可以透過農民組織跳過鄉紳地主更直接地控制農民,有助於自上而下消滅農村內部的階級鬥爭。同時,農會的成立也讓農民有了可以和地主對抗的武器,透過政策的宣講讓農民知道自己的權力到底有哪些,一旦政府頒佈了有利於農民的法令,地主階級再想要像以往那樣欺上瞞下欺壓佃農便不可能做到了,如果真有哪個地主不信邪,只需要手底下的佃農一紙訴狀便便可以讓地主傾家蕩產。
而透過農會推廣出去的雜交稻則會讓此時飽受農業產量底下,糧食產量不足困擾的農村對羅傑感恩戴德。其實民國時期農業產量低下的原因並非僅僅是作物品種,盜匪橫行兵荒馬亂讓農民無法安心耕種,以及原本該是政府責任的水利設施建設,河道疏浚,災年救災等等工作的缺失才是最主要的原因。但這些都是隱性原因,而作物產量的上升則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也是最能讓農民趕到切身受益的,由此也最能拉攏住地方農民。
一旦粵省農民用慣了羅傑的雜交稻,他們便不可能再倒退回去耕種產量不及它一半的原生稻種,而雜交稻無法自己留種的特性便決定了無論是地主家還是貧農家,只要是想要獲得高產的糧食,那麼就不能不看羅傑的臉色!
可以說,雜交稻擴充套件到哪裡,羅傑的影響力就能擴充套件到哪裡,雜交稻就像是大煙一般,讓使用者上癮,一旦用了便離不開它,而能夠提供它的卻只有羅傑一人而已!
!
第六十五幕 電臺廣播的輿論控制
第六十五幕電臺廣播的輿論控制
在民國11年,也就是公元1922年的冬天,美國新聞記者奧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