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早虐文裡飛[穿書]》最快更新 [aishu55.cc]
正在此時,有個路過的中年客商從官道上打馬而來,看到了腰懸佩劍騎著黑色大宛馬的柳觀晴,喊了一句:“是柳觀晴柳少俠麼?”
柳觀晴應了一聲:“正是。”
那個中年客商說道:“我是南邊小林鎮騾馬行的林大有,在東邊十里外的茶棚那裡受一位年輕姑娘所託,她說凌晨走的匆忙,事關師門大事才不辭而別很抱歉。這是她的一枚耳環為信物。”
柳觀晴接過那個耳環,確認是林嫵昨天戴著的,不免疑惑道:“林大叔,您見到的那位姑娘是單身一個,還是與旁人同行?她還有行囊留在我這裡,不需要帶走麼?”
林大有說道:“那位姑娘與一位面善的中年婦人同行,看起來兩人都是江湖客,也都帶著包袱。我也問過有無交託物件,那位姑娘說並無什麼,沒提行囊的事。她是怕你們二位以為她被人劫掠擔憂,才特意讓我追過來告知一二。她說若是事情辦妥了,會去銅陵城內,那時候若柳少俠還在,她定會登門拜謝昨日救命之恩。”
柳觀晴沒遇到謝無藥之前,就對林嫵說過他去銅陵城辦事,要暫時借住在武林世家左家的宅子裡,那地方不難打聽,哪怕他離開了,也會交代好左家的人留下聯絡方式。旁人並不清楚他住哪裡,林嫵讓人帶話也不提,應該是不想其他人知曉。
至於行囊,林姑娘可能是故意留下的。
他又問了林大有幾句,再沒別的訊息,便拿了一點銀錢給林大有算作謝禮。林大有也不想再耽擱時間,話帶到了,人便打馬向南而去。
像林大有這種自報家門來歷的帶話客商,在官道上並不少見。古時候通訊落後,識字的不多,也不是誰都隨身帶著紙筆,找人捎口信是常見的聯絡他人的法子。古人重信諾,帶話若沒帶到,甚至不辭辛苦找回當初請託之人,要說明情況的,免得耽誤了事情。
等林大有走遠,柳觀晴才說道:“林姑娘留下的行囊之內或有什麼物品,夜裡走的匆忙,她又不方便帶走。與她同行之人,她信不過。也可能是她們即將要做的事情比較危險,等她忙完才會去銅陵城找我。這是暗中託我幫她暫時儲存那個東西。”
果然是主角攻,思維敏捷,轉瞬間就從各種異常推測出了真相。謝無藥暗中點贊,表面上不可能暴露自己知情的事,只問道:“那我們怎麼辦?柳少俠打算追到東邊,找林姑娘問清楚麼?”
“林大有報了身份和姓名,我想先去南邊鎮上核實,再去銅陵城。”柳觀晴沒有隱瞞自己的想法。
這是一個穩妥的法子,按照柳觀晴的推測,如果林大有靠譜,那麼帶話的情況屬實,林姑娘顯然是自願離開,而將來或許會來銅陵城拿行囊。
只是此時柳觀晴根本想不到,那行囊之內的東西牽扯到一樁江湖迷案,乃至影響到當今朝廷與北邊敵國的國運。
柳觀晴將林嫵的衣服碎片與她的行囊收在一起,而且特意另外裹了一層包袱皮,免得再引起旁人的注意。他始終沒有拆開林嫵的行囊,檢視裡面究竟有什麼東西。
謝無藥默默嘆息。萍水相逢,柳觀晴受人之託,君子之風的作為,實在是讓人敬佩的美德。不過正是因為柳觀晴沒有檢視那東西,後面才會引發了其他的誤會。
謝無藥只好再次建議:“要不要追上去,現在就將行囊還給林姑娘?”
柳觀晴確實不太放心林嫵跟著旁人走,不過他對自己的判斷更自信一些。他沒有直接反駁謝無藥的提議,只是說道:“謝公子若有別的事情,那我一人去核實便是。萬一真有什麼問題,我的馬快,應該還能追過去。”
一邊說著柳觀晴已經翻身上馬。
謝無藥沒再廢話,只好上馬跟從。他的雜毛馬雖然是忠心護主,卻遠不如柳觀晴的大宛馬跑的快,落下了一里路,等著望見了鎮子的時候,柳觀晴已經從鎮子裡策馬出來,顯然確認了林大有的背景不假,面上沒了焦急之色。
柳觀晴說道:“抱歉,剛才走的急沒等你。現在已經確認林大有是常在官道上傳話的客商,信譽很好,我去車馬行也見到他了,想必林姑娘暫時無事,她和她的同伴多半也不想讓我繼續跟著。我會先幫林姑娘保管行囊,在銅陵城內等她。”
謝無藥剛才縱馬追著柳觀晴跑了一陣,身上的傷痛已經到了極限,這會兒從馬上下來,已經站不太穩。原書的主角受自然是多痛都會默不做聲的忍著。可謝無藥沒有親身經受過那種殘酷的訓練,此時明顯已經能讓人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