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敬嘆了口氣,說道:“想來不錯,八月十四日晚,也先突然發動進攻,我軍疲憊之師,全面敗退。不過也先騎兵畢竟人少,不敢過於深入,於是我軍挖壕溝,準備長期作戰。”
百里山問道:“這算是轉機麼?”
楊思敬點頭說道:“蒙古人擅長騎兵游擊戰,而陣地戰並非其所長。而且蒙古人輕騎遠征,陣地戰的損失也先承擔不起,所以也先面對壕溝,沒有派出騎兵追擊,而是選擇議和。”
百里山呵呵冷笑道:“瓦剌人狼子野心,議和必然有詐。”
楊思敬嘆道:“王振若有少俠十之一二的智慧,我軍恐怕也不會如此潰敗。”
百里山驚訝的問道:“王振同意了?”
楊思敬說道:“是否同意我並不清楚,但是後來王振居然下令大軍越出壕溝撤退。大軍僅出發三里,也先的騎兵從天而降,而我朝大軍的早已經被王振折騰計程車氣全無,根本無法抵擋,我軍徹底潰敗。二十萬大軍啊,五十餘位肱股之臣,我朝數十年的累積,數十年的人才,毀於一旦。”說道這裡,楊思敬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百里山聽到這裡,拍了拍楊思敬說道:“楊先生,算了,過去的事就讓他過去吧。你忘記了,王振並非蠢笨,只不過他勾結韃靼,引狼入室,才得此潰敗。”
楊思敬點頭說道:“那日在帳外偷聽,我才明白,原來這些最淺顯的道理,王振不是不懂,而是蓄意為之。不過有一點我始終想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勾結韃靼?在我天朝,王振已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有什麼誘惑,能夠讓他勾結一個已經沒落的韃靼,將我天朝出賣呢?”
:()百里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