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最不齒的就是這種態度。如果不是他自己如此消沉、自暴自棄,誰又會危害他這個皇帝?如果曾經的我因為被孃親拋棄而自暴自棄,我又豈會有今天?我轉過身去看著他。他再次跌坐在地上,他對我諷刺的一笑:&ldo;你們終於要對我下手了,對嗎?是你,還是她?又或者是別的什麼人,一杯毒酒?一條白綾?一把匕首?&rdo;我笑了,看著他:&ldo;如果你肯振作,沒有人要拿你怎麼樣。&rdo;:言盡於此,他聽與不聽,已經不再我的控制範圍內了。所以,我沒再管他的態度,轉身瀟灑的離開了無為宮。宮殿門口,一個人都沒有,只有七師弟笑著等在原地。七師弟問我:&ldo;師姐,可安好?&rdo;&ldo;為什麼不問問裡面的那位?&rdo;我疑惑。:&ldo;他人又與我何干?&rdo;七師弟理所當然。: :我笑著揉亂了七師弟的頭:&ldo;恩,我很好。裡面的那位卻已經沒救了。&rdo;&ldo;師姐打算怎麼辦?&rdo;師弟問我。:&ldo;我?&rdo;我歪頭想了想,&ldo;我打算去看看小皇子們,看看誰可堪江山社稷的重任。&rdo; :師姐箴言二十九:上帝只救自救者。 三男一女一桌麻將,太皇太后再擺棋局 :當今的聖上因為獨寵的問題導致子嗣稀薄,但再稀薄的子嗣,也總還是有的。三個皇子,一個皇女,剛好湊了一桌麻將。不過,雖然他們年紀相近,但都不大,時常玩在一起,可打麻將什麼的只能屬於我個人的。:最大的大皇子也不過才七歲,最小的三皇子五歲。而自那位良皇后六年前進宮之後,後宮就再無新的子嗣誕生了。讓我們想到了一個很形象卻並不文雅的比喻,佔內什麼不內什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啊。三皇子大概是孩子裡面最倒黴的了,因為他剛剛好就是在那個良皇后剛入宮的時候被懷上的,一生下來,爹不親,娘不愛的。如果這樣也就罷了,反正他娘早晚有天會幡然醒悟,拿孩子爭寵什麼根本就不現實,還不如踏踏實實的等著長大之後依靠自己的兒子。但偏生那位良皇后來了個插播廣告,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很是喜歡三皇子,甚至一度吹皇上的枕邊風,想要爭取過來給自己撫養。好傢伙,三皇子的孃親是被這樣刺激的幡然醒悟了,但局面卻已經顧不上她的感情了。皇后膝下只有一個皇女,還不是她親生的。皇女母親命薄,剩下皇女就一命嗚呼,於是,多年無嗣的皇后就很自然而然的得到了這個皇女的撫養權。但是老話是怎麼說的來著,人心不足蛇吞象,得隴望蜀,有了女兒就想著要有兒子。正好,良妃想要子嗣,皇后也就推波助瀾了一把,想在三位皇子裡擇其一的撫養一位。剩下身居高位卻也沒得子嗣的賢德二妃自然也是不甘心的,淑妃要保護好自己的兒子。於是,大家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互相聯盟又互相算計,比電視劇還要精彩,鬥來鬥去,整整六年,最終誰也沒得了好去。大皇子和三皇子依舊還在他們弱勢的孃親手中艱難的成長,病怏怏的淑妃則依舊再為了二皇子而勉力支撐著。於是,圍繞這場三皇子的撫養權問題,後宮裡展開了一輪又一輪腥風血雨的鬥爭。最後的結果很明顯,這場戰爭以良皇后的死作為了終結。中間的各種宮鬥貓膩,我在這裡就不做贅述了,反正一句話,哪怕是看上去最弱勢的皇后,其實也並不如她所表現出來的那麼幹淨無害。我將宮裡的關係大略給七師弟講了講,想問問他看好誰。七師弟回答的很乾脆:&ldo;師姐看好誰我就看好誰。&rdo;&ldo;你這般沒有主見,將來可如何是好?&rdo;我打趣他。七師弟卻很認真的回答:&ldo;不是沒有主見。&rdo;他的表情倔強而又正經,好像生怕被我看輕了去。這個年紀的男孩子大多都是這樣的,總想著要長大和獨立。&ldo;好好,算師姐說錯話了,行不?&rdo;我假意討饒,突然發現自己這樣做,只為的是七師弟能夠開心。七師弟果然笑了,好像贏得了勝利般。多年未曾再低下姿態的去討好一個人,此時對著七師弟嘗試,我發現原來我不是不可以這麼做的,而且做了之後,心情還很好。果然,快樂是可以傳染的,好像七師弟傳染給我,我又復傳染給七師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