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剛才說他是誣陷,是妄言,是嗎?”
“是的!”
“你的意思是,喬大郎沒有做過那些事?”
“必然是沒有!”
李倓笑了起來,他提醒道:“喬大郎剛才見到本王之後說的話,你是不是沒有注意聽?”
蕭恪心頭一沉,眼珠子轉了兩下,看向面色蒼白的喬大郎,他感覺到的事情在極短時間內發展的不妙。
經過李倓這麼一提醒,其他人也感覺到了不妙。
李倓又問道:“難道喬大郎回來之後,沒跟諸位說,他身上的箭傷是誰所賜麼?”
“這……”
眾人皆是神色難看起來,想說什麼,卻說不出來。
尤其是喬賢問。
李倓卻輕描淡寫地說道:“是本王親自射出的那一箭,並且特意射中了他的左肩!”
他這句話說出來之後,周圍已是鴉雀無聲。
喬賢問已經呆立當場,不知該說什麼,李倓卻不放過他,李倓繼續問道:“知道本王為什麼射那一箭麼?”
卻無一人答話。
“因為這位喬大郎,帶著數百人,不僅攔住了本王的去路,還向本王拔刀、彎弓!”
李倓那不太洪亮的聲音,卻格外有穿透力。
“這是什麼行為?這算不算謀反!算不算!”
死寂,連一根針落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
“誰來告訴本王,這算不算謀反!”
卻依然沒有一個揚州官員接話。
“蕭恪!你來說!”
蕭恪全身一震,支支吾吾起來。
“你該不會想告訴本王,不知道喬大郎的那些事吧?”
“是是是,下官確實不知道,下官若是知道,一定會阻止!”
李倓動了動手指,武二郎便呈遞上來一份文書。
李倓掃了一眼那文書,問蕭恪:“蕭凌是你什麼人?”
蕭恪一聽這名字,全身汗毛倒豎起來,頭皮都麻了。
“他……”
“不認識?”
“犬子的名字也叫蕭凌,但可能是同名同姓。”
“剛好跟著喬大郎一起狩獵的蕭凌,與你兒子同名同姓不同人?”
蕭恪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咦,這不是揚州司法崔……崔……”
崔昀立刻出來跪在了地上,大聲高呼:“下官崔昀參見大王,祝大王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你這話說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本王今天六十大壽。”李倓一臉微笑地說道,“上次你不是被喬刺史定罪,移交御史臺了麼,怎麼還在這裡?”
崔昀卻厚著臉皮說道:“大王昨日到揚州地界,下官晚上就看到夜空降下了祥瑞,得知揚州有大德之人到來,下官左思右想,百思不得其解,今日早上聽聞王駕蒞臨,頓時豁然開朗!”
其他人一見崔昀這般,立刻也出列。
“大王年少便名動京師,下官早聞大王英明,大王能來揚州,是我們的福分吶!”
“日夜盼望大王到來,今日王駕終於來了,下官喜極而泣!”說著,還擦了擦眼角。
“下官對大王的敬仰,真如那長江之水,連綿不絕!”
“如若不棄,下官願唯大王馬首是瞻。”
“……”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深怕自己說完了。
說話的時候,目光都集中在李倓手裡那份名單上。
這份名單的威力可以說相當大。
喬大郎對皇孫動刀,謀反罪名坐實,跑不了了。
那崔昀的兒子崔盛呢?
蕭恪的兒子蕭凌呢?
還有在場那麼多人的兒子,那群官二代,狩獵就狩獵,把商人堵半個月也就堵了半個月。
畢竟在大唐,商人算個屁,別說堵半個月,隨便找一些罪名把東西搶過來,他們能怎麼樣?
可是現在的問題不是堵了商人,而是拔刀向皇孫,而且這位皇孫現在是聖人最器重的,剛到任的揚州大都督。
“諸位都是我大唐的忠臣,本王被諸位的誠心打動,一時間……本王感動得……對不住……對不住……”李倓擦了擦眼淚,聲音有些哽咽。
這種操作,直接把這群人當中地位最高的喬賢問給整懵了。
眾人一聽建寧郡王這話,一顆提起來的心也慢慢放了下去。
李倓用手捂著眼睛好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