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安祿山:造反條件已成熟!(1 / 2)

李倓心中不由得感慨,張巡此人不只是傲慢,人家是真的有才幹啊。

堅如鋼鐵的意志力,敏銳的戰略眼光,強悍的執行能力,能夠下沉到基層的踏實。

很多人稍微有一點點的官銜或者地位,就開始膨脹,別說下基層,恨不得公文都讓別人念給他聽。

並且經常沉迷在“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快感。

自以為自己足不出戶,可以治理一方。

什麼馭人有術。

什麼權謀手段就是政治智慧。

但凡有點成績,別管是下屬的下屬立的功,還是下屬的親戚立的功,或者下屬的一條狗立的功,那都是自己立的功。

可張巡不同,這人是真的幹事的。

李倓並沒有繼續與張巡聊下去。

接下來數日,清河郡其他縣的崔家三代血親,能抓的也都抓了。

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

總體來說,整個崔家抄出的資產價值大概在六七百萬貫,不可能再多了。

要知道,盛唐時期,一年財政收入才一千一百萬貫。

貨幣數量極其有限。

盛唐的錢普遍更值錢,通脹低,更明顯的是通縮。

正月下旬,李倓做了一份完整彙報,命人送回長安。

這個時候,清河崔家被滅族的訊息,才快速傳遍河北、河南。

一時間,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但卻沒有一個官員敢站出來說話。

崔家謀反幾乎被做成了鐵案。

為什麼說幾乎?

因為只是刑部做了復批,最後一道手續在大唐聖人那裡。

大唐聖人並沒有在程式上做出回應,據說還在走提報。

李倓知道,這他媽的是李隆基之後拿出來搞自己的一張底牌。

李隆基那個老傢伙比李林甫要陰狠一百倍不止!

下旬的時候,李倓從清河南下,準備回揚州。

這個時候,大唐朝堂真正的風浪吹起來了。

天寶九載二月,安祿山奏疏抵達長安。

誰都沒有想到,這份奏疏是這場大唐帝國中樞之戰的開始。

這份奏疏的內容其實並不特殊。

天寶八載,安祿山兵敗而回。

為了鞏固幽州的防禦,防止契丹人伺機報復,安祿山在奏疏裡提到,希望朔方軍節度副使阿布思的兵馬能夠調到幽州來。

阿布思是突厥人,為九姓鐵勒同羅部落首領,後來投降大唐。

李隆基賜其姓名為李獻忠,為奉信王。

阿布思在天寶八載跟隨哥舒翰攻打了石堡城,立下功勞。

他算是哥舒翰的下屬。

哥舒翰和安祿山水火不容。

現在安祿山要調阿布思去幽州,阿布思得知之後肯定是不願意的。

但問題是,李隆基看到安祿山的奏疏請求後,沒有任何猶豫,他答應了!

李林甫前來向李隆基陳述其中利弊,李隆基卻並不認為有什麼不妥。

在他看來,阿布思既然投降了大唐,那就是朕的臣子,朕現在要調他去幽州戍邊,這合情合理!

李林甫是最不敢有半分忤逆李隆基的,這事他也就沒有再多說。

可一世精明能算的右相,怎麼可能知道,這背後是一場針對他的陰謀?

畢竟在李林甫看來,自己把安祿山壓得死死的,安祿山不敢,也不可能亂來。

這幾乎是所有政治高手犯的錯誤:過於理智。

調兵的命令,在二月中旬就送到了朔方。

阿布思看到這份調兵的命令之後,整個人都傻了。

“聖人讓我去幽州跟隨安祿山。”阿布思用一種極其沉重的語氣跟他的掌筆書記張若懷說道。

“這萬萬不可。”張若懷說道,“安祿山為人極其狡詐,且心狠手辣,您若是過去了,不僅僅是您自己,您的族人,都將淪為安祿山立功的墊腳石。”

“你說的這件事,我何嘗不知,只是現在聖命難違!”阿布思頭疼起來。

真要是去幽州,必然會被安排到營州。

那裡有大量的城傍,幾乎都是安祿山的人。

那他還不剝我一層皮?

安祿山是粟特人,阿布思是突厥人。

“你且先下去,我會安排好。”阿布思淡淡說了一句。

“是。”張若懷只能無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