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倓說道:“先令安思順調撥兩萬兵馬,增援隴右。”
李泌卻突然說道:“大王,還有一件事,我們務必重視起來。”
“何事?”
李泌說道:“我擔心,吐蕃人聯絡回紇人,打算與我大唐多線作戰。”
李倓點了點頭,他心裡有數。
歷史上的回紇人是天寶三載建立的回紇汗國。
說起來,正史上,大唐還曾經想回紇人借兵平定安史之亂。
條件就是答應回紇人洗劫京師。
天寶年間的大唐,是四方樹敵,八方窺探。
眼下河北爛了一半,中原爛了一大半,吐蕃人來犯,回紇人蠢蠢欲動,西域大食人可能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行動。
西域還有一群表面臣服在大唐的兵威下,實際上早就想反的反骨仔。
至於財政,現在靠江東維持著。
當然,還有長安的造紙廠和紡織廠。
可時代變了。
紡織廠已經不能再被稱為是印鈔機了。
絲綢能作為貨幣通行,是因為經濟發達。
經濟發達的基礎條件是農業穩定,糧食產量充足。
可經過這大半年的戰爭,大唐最繁榮的兩個地方,河北和中原,被毀了一半。
這個時候,糧食成了硬通貨,你用絲綢去民間買糧食,大機率是買不到了。
那麼,關於內部問題的整頓,確實需要提上日程了。
想到這裡,李倓的目光堅定起來。
兩日之後的一個傍晚,冬日的夕陽灑落在大明宮宏偉的廣場上。
含元殿就像一隻匍匐在大地上的雄鷹,展開翅膀,彷彿隨時要展翅高飛。
一行人在雪地中疾步前行。
他們穿越了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最後抵達內庭,到了李亨的寢宮大福殿。
“陛下!”
殿外傳來熟悉的聲音,李亨坐在那裡,緩緩睜開眼睛。
李輔國在一邊說道:“聖人,鴻臚寺卿楊國忠來了。”
“他也配做鴻臚寺卿?”李亨小聲嘀咕著,但還是規規矩矩站了起來,然後走出去。
李亨看到楊國忠後,眼中的恨意更濃。
“臣楊國忠參見陛下!”
楊國忠後面還有一群大臣,跟著楊國忠說道:“臣等參見陛下,恭祝吾皇聖安。”
“都免禮吧。”
“謝陛下。”
“諸位卿找朕所謂何事?”
“陛下,我們已經觀測天象有變,紫微星動,所以……”
李亨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朕會擬定一份退位詔書。”
“陛下聖明!”楊國忠原本以為要說一大堆,沒想到李亨如此配合。
天寶十載的十一月初八,長安,小雪。
這一日,大唐皇帝李亨釋出了退位詔書,在詔書中講清楚了自己退位的原因:
繼位以來,國朝戰亂,山河破碎,黎民失所,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今日起退位已昭告天下。
今三皇子建寧王,英姿雅達,神武非凡,四方歸德,故傳位於建寧王。
這個退位詔書,在朝堂上並未引起太大的轟動。
因為這件事,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但卻在民間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至少長安城一片歡呼之聲。
百姓是絲毫不給李亨面子,甚至有的人當街議論這件事,表示建寧王繼位必然是最好不過的。
十一月初九,外面天色微微亮,長安城一片寧靜。
鴻臚寺卿楊國忠帶著大臣們一路抵達天策府。
還是前兩天勸李亨退位的那些大臣,還是以忠肝義膽楊國忠為首的大忠臣。
他們進入天策府,然後宣讀了傳位的聖旨。
李倓說道:“臣幸蒙天恩,感激涕零,只是才德淺薄,豈敢僭越上位,還望陛下另尋他人。”
“建寧王莫非要拒絕皇位!”
楊國忠大吃了一驚,滿臉地不敢相信,但嘴角繃得又十分難受,他想笑啊,但這個時候肯定是不能笑的,除非他不想活了。
“還請陛下另尋他人!”
其他大臣一聽,立刻跟著楊國忠一起勸起來。
建寧王呀,您可是我大唐的守護神,你的仁德,就像天上的太陽一樣照耀著人間,您的功績,就像蒼穹裡的星星,永垂不朽。
這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