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個民意調查,它紕漏之處太多,不應該作為官員考核的……”
“朕問你的是他們如何不體諒你,你身為一州刺史,回答朕話的時候,顧左右而言他,意欲何為?”
孫束嚇得當場跪了下來,連忙道:“陛下恕罪,臣一時口誤!”
王鑄連忙道:“陛下,孫刺史剛才過於激動,說話不當,還請陛下饒恕他一次。”
“既然口誤,朕也就不多追究,朕並非刻薄寡恩的君主。”李倓淡淡說了一句。
他知道不是口誤,是孫束真實的想法。
但今日的重點不是這個,臣下既然主動認錯請求,也就給個面子過去了。
李倓這個人的性子其實是比較隨和的,他推崇的寬以待人的治國理念。
但寬以待人和依法行事是兩種概念。
孫束鬆了一口氣,不敢再說話,可是李倓卻繼續問道:“你剛才說的下面的官員不作為,導致民意調查,刺史承擔責任,是嗎?”
“是的,陛下。”孫束明顯有些緊張起來,“方才幾位刺史也說明了他們的情況,或多或少有這樣的問題存在。這不是個例,這說明目前的民意調查,不具備公平的參考。”
“陛下,臣認為孫刺史說的對。”博州刺史劉榮也站了出來。
徐州刺史李問也站出來表態支援。
接下來赫連青也是如此。
另外,禮部郎中張瑄也出列說道:“陛下,最新的民意調查新政初衷是好的,但其中的確存在諸多問題,給朝堂上下增加了太多麻煩,還請陛下三思。”
再接下來,六部各有官員站出來,各寺也紛紛有官員站出來。
他們都表達了對這個政策的不滿。
鮮于仲通站在人群中,面如死灰。
他本身就已經兵敗過兩次,這一次的益州新政,可以說他自己對此也賦予了厚望。
他認為自己的人生能否再振作起來,就看這一次了。
起初一切都好,益州上下煥然一新,很快推行到劍南道各州,各州反應都不錯。
但他沒想到,這個政策一旦出了劍南道,立刻引起了極大的反抗。
這種反抗遠超出他的預料,以及能夠承受的範圍。
他整個人已經如墜冰窖,靜候聖人問話。
他也知道,現在聖人的壓力也很大,聖人可能隨時會把自己拉出來背鍋。
他也做好了背鍋的準備了,畢竟兩次兵敗,已經是可以被處死之人,最後聖人還給了自己一次機會。
這個鍋背了也就背了吧。
大殿內一片死寂,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李倓的目光平靜地在每一個人身上掃過,今日的局面,他想到過。
沒什麼可驚訝的。
這種政策,相當於給每一層官員身上都安裝了評價功能。
試想想後世的那些送外賣的小哥為什麼態度那麼好?
是他們天生性格就好嗎?
肯定不是!
可以說這個世界上99的人,性格都是正常的,做了很多事會累,被人挑刺會生氣。
外賣小哥之所以態度好,是因為客戶手裡有點評的權力。
那大唐官員一半的績效考核參考標準下放到了老百姓那裡,他們什麼心情?
他們在地方上想要隨心所欲的想法,將會被快速扼殺。
在古代,有了權力之後的官員,第一件事是想幹什麼?
當然是享受權力!
享受權力,那就一定是用權力掠奪資源。
從誰手裡掠奪資源呢?
總不該會是從自己的上司,或者從聖人老子那裡掠奪,能掠奪的,而且數量眾多的就是老百姓。
可現在一半的考核權在老百姓那裡,這他媽的誰還敢掠奪啊!
我們掠奪不了了,怎麼享受權力!
這事怎麼想怎麼虧。
怎麼想怎麼憋屈!
李倓看著禮部郎中張瑄,問道:“存在哪些問題?”
“回稟陛下,方才各位刺史都稟報過。”
“朕要你再說一遍。”
張瑄說道:“第一、存在下級官員不作為,上級民意調查不好的現象。第二、民間一些黑心商人欺壓百姓,百姓不去找那些黑心商人,卻將怒火發洩在民意調查上,官員民意調查收到影響。第三、可能有一部分民眾,並不知情,卻人云亦云,最後還是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