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西線大局(1 / 2)

“以哥舒翰的才能,六千兵力,再招募一些新兵,打防禦戰足夠了。”

李倓說道。

“西南山地多,只要不冒進,沒有問題。”

鮮于仲通的兩次戰敗,除了他不知兵,都是冒進的結果。

但哥舒翰不一樣,哥舒翰是老派名將,含金量極高的那種,是王忠嗣一手帶出來的。

至於哥舒翰打靈寶之戰打得稀爛,是經典的被外行逼迫,屬於全軍向前前進一米的騷畫面。

元載又問道:“如何保證哥舒翰不冒進呢?”

“長安不要瞎指揮就夠了。”

眾人愣了一下,但元載卻還是有幾分擔憂:“臣擔心過分的放權,又出現一個……”

李倓說道:“這個問題正是今日朕要與諸位商議的問題,軍中負責軍紀的官員是都虞候,都虞候為節度使任命,又有領兵之權,這顯然不合理。”

李泌詫異道:“聖人之意是將軍紀官和領兵將領分開嗎?”

“沒錯,管軍紀的就好好管軍紀。”李倓道,“這個問題,和這幾日我們討論的地方行政官員與司法官員分離是一個道理。”

元載道:“如此說來,都虞候的任免權得放到兵部了。”

說到這裡,元載的眼神稍微有點亮光。

兵部屬於六部,六部歸尚書省。

三省原本是分立,但後來尚書省聽中書門下。

中書省負責制定國策上傳下達,門下省負責稽核,有駁斥權。

尚書省在唐初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因為李世民做過尚書令,所以此後不再設尚書令。

尚書省的長官是左右僕射,著名的宰相房玄齡就是左僕射,當時算是首相。

但唐朝中期,參議國事,已經沒有左右僕射什麼事,只剩下中書侍郎、門下侍郎。

元載是門下侍郎,中書侍郎一直待定。

但無論中書侍郎是誰,只要兵部拿到對軍隊司法人事的任免權,就相當於中書門下已經可以變相對軍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了。

元載從這個制度的微調中也猜出了皇帝想要對軍隊改革的決心。

李隆基時代過度放權導致的安祿山有機會做大,是任何一個人都在反思的問題。

“都虞候的人選依據恐怕也要制定詳細。”李泌道,“依臣看,既然陛下銳意革新教學,先後有長安大學、洛陽大學、揚州大學,不如再另行設立京畿軍學,都畿軍學。”

元載苦笑道:“這恐怕又要觸碰到某些人的脾氣了。現在朝堂上下關於官吏提拔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朕覺得長源說得對,吏治腐敗和軍隊混亂是當前兩大頑疾,要兩手抓,既要擠破膿包,排出汙血,也要對症下藥,調整治理。制定新的權衡制度。”

“在過去的時代,當官有三條路,一是世家恩蔭,二是大族或者官員引薦,三是科舉。”

“大族、官員引薦這條路,要改一改,引薦可以,被引薦之人,是要透過了科舉的,覺得這個人是人才,就不要走科舉後的流程,可額外申請,任命要職。”

“聖人之意是,沒有功名的,就不能再做官了嗎?”禮部尚書裴冕問道。

“是的。”

“這恐怕會寒了天下士子的心,朝廷現在是用人之際,宜收攏,而不宜放任。”裴冕道,“據臣所知,那安史叛軍中不少幕僚或者高官,都是士人出身,他們仕途坎坷,才投奔安祿山。”

李倓點了點頭,這就是他要用裴冕的理由。

裴冕是典型的清流,是真清流而不是假清流。

他雖然是保守派,但在看到很多問題,確實公心佔了不少,而不是一味輸出個人恩怨和情緒。

“裴卿所說的讀書人仕途被堵住,朕是認可的,所以朕才設立大學,廣招學生。”

裴冕道:“但目前大學所招收之學生,多數為農家或工匠子弟,本朝工匠為賤籍,這事在朝野上下,亦有爭論。”

“裴卿倒是提醒朕了,兩稅法有一個準則,沒有課戶與非課戶之分,沒有貴賤之別,一律交稅。租庸調的基礎是大唐原先的戶籍制度,現在那些制度,一律作廢。”

“這……”

“還有一件事。”李倓道,“朕打算任命李泌為中書侍郎,諸位可有異議?”

戶部郎中包佶偷瞄了一眼自己的頂頭上司元載,元載面色如常。

其他人也不說話,包括李泌也不說話。

“既然如此,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